冯友兰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中国少有的能够称得上哲学家的学者之一,冯友兰先生(1895-1990)在融合中西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新理学体系。“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代表了冯友兰一生的主要学术成果。自冯友兰去世至今已20年。在这20年当中,冯友兰哲学思想本身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致形成所谓“冯学”研究的热潮。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囿于哲学领域,而对其它领域的关注则相对薄弱,这典型地体现在对冯友兰美学思想的研究中。诚然,冯友兰对美学没有过专门、系统的论述,但其哲学思想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表现在冯友兰对美和艺术的直接论述中,如在《新理学》一书中设专章论艺术,在《新知言》一书中设专章论诗等,而且体现在其对新理学思想本身的论述过程中,如冯友兰哲学系统中对境界的追求,对“负底方法”的重视等,这其中所潜含的美学维度已日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选题立足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意在系统爬梳散见于冯友兰著作中的相关美学及艺术见解。在研究方法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冯友兰美学思想置于中西文化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来考察,从中见出其思想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注意从冯友兰哲学美学思想本身入手发掘其内在的逻辑架构,考评其在美学上的建树,进而见出其美学思想在哲学、人生中的独特性及不可或缺性。我们认为,冯友兰美学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理论上为我们考评“中国美学向何处去?”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其融合中西又不失民族本位的学术致思路向为我们揭示了美学研究的一种可能性向度。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量冯友兰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我们认为,中西文化冲突、民族危机和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是冯友兰哲学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西方分析哲学和新实在论哲学的借鉴吸收、对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程朱理学)的扬弃这二者构成了冯友兰哲学美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而冯友兰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和独特性情则促成了其美学思想的直接萌生。第二部分从方法论、美论、艺术论和境界论四个方面对冯友兰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在方法论上,冯友兰用“负方法”对形而上学的“讲述”对美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甚至它本身就涵蕴着丰富的美学意味,表现在直觉性、神秘性、超越性和浑整性四个方面;在美论上,冯友兰新理学对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并且不断接近审美实际的转变过程。冯友兰美论早期“美之理”说并不符合审美活动的实际,及至他意识到了这种本体言说的机械性和不恰切性转而关注人审美活动的实际,重视审美对象的独特之处,强调“美是使人有某种感觉的形象”时才真正突显出其美论的价值所在;在艺术论上,冯友兰对艺术诸多问题的论述不仅涉及到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同时也构成其境界论的先导,主要表现在论艺术的两个层次、论艺术的“文”与“质”和艺术的功用三个方面;在境界论上,我们可以从艺术和主体存在两个维度将其阐释为一种哲性的艺术美或艺术的哲性美、一种神秘的体验美、一种诗意的生存美和一种风流的人格美。因而可以认为,冯友兰的天地境界同时也是一个美学境界。第三部分在对冯友兰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美学思想进行宏观把握。将冯氏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概括为:“理境交融”——“理”即理性气质,强调的是冯友兰美学研究的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立场;“境”即冯友兰美学对境界的高扬,它是冯友兰美学的终极诉求。两者交融反映出冯友兰融合中西又不失民族本位的学术致思路向。由此见出冯友兰美学思想之于21世纪中国美学的价值意义。第四部分论文对冯友兰美学思想的贡献、不足及当代意义进行初步估价。冯氏美学思想的独特贡献体现在方法论上的中西互补、美的本体探求的独树一帜、艺术论上的形上追求和境界论上的审美提升四个方面;其不足之处体现在基本立场上的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对美的本体探求的简单化处理、艺术论上的某种保守主义倾向和境界论上对感性的漠视四个方面;中西互补的方法论启思、本土化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借鉴和现实诗性生存之境的展望这三个方面是冯友兰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之所在。
其他文献
风能作为绿色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风力发电中,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可以提高风能的获取和转换效率,非常适合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是国际上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主要
开封市的职教攻坚战是2008年打响的。2008年10月.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召开.开封市委、市政府抓住职教攻坚的大好时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职教攻坚实施以来,全市上下真抓实
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殊功能.可以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古诗词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生动活泼的视觉语言。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可以弥补学生对诗词理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偏远地区油田监控计量站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及SOPC技术的RTU主体部分。按照微型化、实时性、高速处理、高存储
以2000~2013年期间在SCI数据库中创新管理领域的科技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对中国科研机构国际合作网络的时间演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中国科研机构在创新管理
伴随当代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教育内涵也发生了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一次性学历教育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非学历教育势必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河南省非学历教育发展现状来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 当前河南省非学历教育发展现状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不断调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技术更新加快,有力地推动
现当代《文选》研究涉及了《文选》的方方面面:《文选序》研究、编者研究、成书研究、版本研究、文本研究、分体研究等。《文选》文本研究虽有一定的成果,但这方面研究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