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并联Boost+LLC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ye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型化、高频化、高效率成为了开关电源研究的热点。但是随着应用的场合越来越复杂,非隔离的Boost、Buck、Buck-Boost等电路以及隔离的正激、反激和桥式等电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级联变换器的研究日益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了开关电源的控制从传统复杂的模拟控制转向数字控制。本文根据实际项目需要,提出以数字控制为基础的交错并联Boost+LLC变换器的设计。介绍了拓扑结构选择的原因,并对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设计的变换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源变换器采用交错并联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输入电流纹波、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和提高开关频率;二是负载变换器采用变压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结构,有效降低了变压器的体积,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交错并联Boost+LLC变换器有效结合了Boost电路和LLC谐振变换器的优点,同时还弥补了Boost电路低效率的缺点,使得变换器整体达到高效化。本设计中前级Boost电路采用PI闭环控制方式,使输出电压平稳上升并稳定在设定值;后级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开环、定频控制方式,可以起到升压和电气隔离的作用,定频更有利于实现次级同步整流,减少开关损耗,提高效率。本文对两级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采用Matlab/Simulink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研究,验证设计的可行性。最终,在实验室搭建了50~137.5V输入,600V/5A输出的3KW实验样机,用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
儿童往往被视为祖国的未来和花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儿童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优质的生活环境可以显著促进儿童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我国关于儿童活动
关于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问题,国家档案局等四单位1998年联合颁发的《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处置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作了规定,为国有企业资产与
目的 :探究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柳氮磺吡啶进行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为行人工流产的患者经不同途径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