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科学技术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and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对科学技术问题倾注了大量的思想精力,贡献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极富有创建性的思想。马克思处于科技文明刚刚勃发的时代,而海德格尔处于现代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文明全面绽露其本质的时代,因此这个比较研究可以看成是科技文明成长的两个关键时间段的比较。这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科技文明的本质及其后果,把握技术时代人的命脉,发现把人从技术的沼泽中拯救出来的可能性。本研究共分五个部分。“导言”简要说明了本项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章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之思”。笔者首先对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时代与思想背景、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他们关于技术与科学之本质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二章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进程”,比较分析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科学与技术的融合。马克思主要分析了自然科学与机器大工业相融合的实践进程,海德格尔则主要分析了科学技术融合的思想条件,由此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科技文明在西方近代的开启与发展。第三章是“科学技术引发的后果”。首先,笔者的比较研究涉及到科学技术对人、自然及其关系的影响。然后,笔者总结发现,人与物的存在的平均化状态,技术竞赛的疯狂和社会道德的沦丧,世界历史和全球化进程的开始,这是科技文明引发的几个主要社会后果。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这几个后果。从这几个后果可以看到,人在技术时代的处境岌岌可危。因而第四章是“拯救深陷技术沼泽的人”。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看到了科技文明对人与自然带来的威胁,并充分估计到了科技文明的危险性。但是两位思想家都反对对科技文明采取不知深浅的完全否定,要求看到科技文明的两面性。马克思认为,科技文明本身对人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成为压迫性的力量,共产主义则可以恢复它本来的积极作用。在共产主义制度条件下,科技文明的伟大的革命性作用得以全面发挥出来,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得以建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得以实现。海德格尔则在看到当代的科技文明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后果的同时,从现代技术的本质处挖掘化解危险的可能。为此他要求跟踪技术发展的道路,唤起对技术的本质的沉思,从而把这种沉思引向存在的真理,发现使人获得拯救的可能性。因此海德格尔反对盲目抵制技术世界,主张对技术世界既说“是”又说“不”——“对于物的泰然任之”。
其他文献
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通讯技术、视频传输与控制技术、监控技术、红外电子技术等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成果,全面针对学校素质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实际需求设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 4 7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癌周微淋巴管密度 ;对 10例正常淋巴结
在本论文研究中,根据生物耦合现象及仿生耦合理论来创建仿生耦合抗疲劳模型,利用激光制备技术在灰铸铁表面模仿生物体表形态加工仿生耦合单元体,使加工的仿生耦合单元体按生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对上述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31例合并肺间质变的结缔组织病中,其中
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加工是现代加工技术追求的主要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必须开发出能实现这些目标的高速机床部件。实现机床高速化的关键就是要使机床主轴系统及进给
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留学期间,我在一个医疗设计研究组中进行我的博士研究,我们研究组的成员有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有设计师、医生、人因工程学家、生物工程学家、社会学家以
石油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石油企业,尤其是我国国有石油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能源,其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安全。
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曾国藩的对联以它内容的广博、艺术的精湛、格律的谨严在中国的对联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内容上,曾氏用对联表现人生志向、抒写兄弟朋友之情
目前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学校长远利益考虑,如何做好教师队伍中梯队建设,即如何逐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有效地成长?特别是科学这门综合学科,这一问题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