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体育报》(原名《体育报》)于1958年9月1日创刊至今已经50多年,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机关报,《中国体育报》肩负着宣传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体育报》都是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唯一一份专业性体育报纸存在的。网球,于1885年传入中国,开始了缓慢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恢复和发展网球事业。随着国家对网球事业越发重视,中国竞技网球近些年异军突起,带动了中国的网球热潮。《中国体育报》因为其时间跨度大和国家体委机关报的权威性,成为笔者研究中国网球报道的第一选择。《中国体育报》“泛体育化”的定位则对中国竞技网球和大众网球都有全面的介绍。所以《中国体育报》成为研究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最佳材料。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中国体育报》网球报道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对1958年-2012年间的《中国体育报》中的网球报道进行了统计,抽取以2、5、9结尾的年份做全年数据统计,其余年份则抽取3、8月做月度对比。再结合中国新闻的发展史、中国体育传媒的发展历程,以及网球运动和《中国体育报》自身发展历程,将《中国体育报》的网球报道进行了如下的分期:初步建立期(1958年-1966年),《中国体育报》的网球报道内容以国内网球报道和共产主义盟友间的网球交流报道为主,呈现模式化明显,时效性强等特点。恢复发展期(1973-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体育报》的网球报道加大了国外网球的报道数量,大量的人物新闻和人物通讯出现,在国外体育新闻报道上则呈现时效性差的特点。繁荣期(1989年-2002年),《中国体育报》的网球报道在内容上突显了我国群众网球运动的开展,中外交流加强,国外网球赛事开始有全面系列的报道。网球新闻的娱乐化、图片化、系统化成为这一时期的报道特点。深化改革期(2003年至今),随着中国女子网球的崛起,《中国体育报》的网球报道在内容上模糊了中外界限。这一时期的网球报道主要分为了竞技网球报道和大众网球报道两类。在特征上则呈现出重要性、独家性和评论性的特征。纵观《中国体育报》的网球报道发展历程,经历了网球报道内容、形式和规模的演变,这与政治影响、体育新闻事业发展、网球运动发展和受众需求分不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中国体育报》受到了其他专业性体育媒体的夹击逐渐失去了发行量和市场占有率。新媒体时代,专业体育电视和网络媒体给《中国体育报》带来了新的议题。市场化的竞争格局表明新闻质量是媒体竞争力的最佳考量,如何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是《中国体育报》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其他专业性体育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冲击,笔者给出了几点尝试,走独家报道路线,走深度报道路线,走群众网球路线和走明星报道路线。为《中国体育报》打造一条特色网球报道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