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三重营养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就小菜蛾及半闭弯尾姬蜂对不同蔬菜的产卵选择性、蔬菜挥发物在小菜蛾及半闭弯尾姬蜂寄主选择中的作用、半闭弯尾姬蜂的寄主搜索行为和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以萝卜为寄主植物饲养的小菜蛾,对白菜、甘蓝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在白菜上的产卵量显著大于在甘蓝上的产卵量;小菜蛾对白菜或甘蓝各四个品种的植株的产卵选择性也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差异不大。 (2)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蔬菜挥发物在小菜蛾寄主选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完整植株,还是机械损伤植株、虫损伤植株或虫-菜复合体植株,白菜挥发物对小菜蛾的引诱力都较甘蓝的大;而白菜或甘蓝各两个供试品种间的挥发物对小菜蛾的引诱力无显著差异。 (3)以萝卜为寄主植物饲养的半闭弯尾姬蜂,对白菜、甘蓝不同寄主植物上寄主幼虫的产卵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寄主幼虫的密度相同时,该蜂显著嗜好寄生白菜上的小菜蛾幼虫,而对白菜早熟五号、夏丰两个品种间以及甘蓝苏晨一号、京丰一号两个品种间小菜蛾幼虫的寄生率无显著差异。 (4)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蔬菜挥发物在半闭弯尾姬蜂寄主选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白菜还是甘蓝,两种蔬菜的机械损伤植株、虫损伤植株、虫-菜复合体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对雌蜂的引诱力均显著强于完整植株;白菜的虫损伤植株、虫-菜复合体植株所释放的挥发物对雌蜂的引诱力大于白菜的机械损伤植株释放的挥发物,而虫损伤植株、虫-菜复合体植株释放的挥发物之间引诱力无显著差异;甘蓝的机械损伤植株与虫损伤植株之间、虫损伤植株与虫-菜复合体植株之间的挥发物对雌蜂的引诱力无显著差异,而虫-菜复合体植株的挥发物对雌蜂的引诱力比机械损伤植株的挥发物显著要强。当白菜和甘蓝植株是完整的、或仅遭机械损伤时,两种蔬菜的挥发物对雌蜂的引诱力相似,而当植株遭受小菜蛾取食、或正在被小菜蛾取食时,白菜挥发物对雌蜂的引诱力较甘蓝的显著要强。 (5)对半闭弯尾姬蜂寄主搜索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小菜蛾蛹壳外,小菜蛾幼虫以及幼虫的虫粪、吐丝、口腔分泌物及蜕均能够引起雌蜂的寄主搜索行为,并且在 不同处理植株上雌蜂的行为不同,在虫损伤植株和虫-菜复合体植株上雌蜂有明显的 寄主搜索行为,而在完整植株及机械损伤植株上却只有爬行、静止及清洗肢体等行为。 并且雌蜂在虫损伤植株、虫-菜复合体植株上的停留时间显著多于在完整植株和机械 损伤植株上的停留时间。 (6)对半闭弯尾姬蜂学习行为的研究表明,半闭弯尾姬蜂成虫期之前的饲养寄主 及所在的植物对其成虫的行为没有影响,而成虫早期的短暂经历可对其随后的行为反 应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该蜂成虫期的学习行为可以通过接触寄主植物的气味以及接触 并寄生寄主幼虫而获得,其成虫期的学习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搜索寄主的效率。 * 利用固相微革取法对白菜和甘蓝的不同处理植株的挥发物进行捕集,并用 GC.MS对捕集到的挥发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白菜完整植株挥发物的总量显著 大于机械损伤植株、虫-菜复合体植株挥发物的总量,完整植株挥发物的种类与机械 损伤植株挥发物的种类相同,但一些组分的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虫-菜复合体释放 的挥发物增加了2种,同时一些组分的相对含量也发生了改变;甘蓝虫.菜复合体挥 发物的总量显著大于完整植株、机械损伤植株挥发物的总量,完整植株和机械损伤植 株挥发物的种类相同,但一些组分的相对含量不同,虫-菜复合体的挥发物增加了4 种,同时一些组分的相对含量也发生了改变;白菜和甘蓝两种蔬菜的相同处理植株挥 发物差异较大,二者既有相同的组分,又各有其特有的组分,并且挥发物的总量、种 类均有较大的差异。 侣)对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触角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小菜峨触角上有4种不 同类型的感觉器,半闭弯尾姬蜂触角上有7种感觉器,并且不同类型的感觉器在触角 上分布的位置不同。 本文首次研究了寄主植物的挥发物在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寄主选择中的作用, 初步明确了小菜峨及半闭弯尾姬蜂对不同寄主植物产卵选择行为差异的化学基础,并 对半闭弯尾姬蜂的寄主搜索行为及学习行为进行了首次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提高半 闭弯尾姬蜂的控害潜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开发小菜蛾综合治理的新途径提供 了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