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上市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运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员工的薪酬体系与员工激励机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因而探索有效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针对高管薪酬的研究总体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锦标赛理论以及管理权力理论、公平理论等相关理论。由于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的历史背景、样本类型、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诸多研究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并得出了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也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现状,应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当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问题。通过对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的分析,取得如下结论:第一,政府政策对两种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第二,企业经营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要因企业而异,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高管薪酬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高管薪酬没有显著性关系。第三,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两种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有显著性的负向影响。第四,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没有显著性关系。通过实证分析也发现,其一,对于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公共管理部门发现该类型高管营造虚假绩效行为所带来的收益越高,公共管理部门不检查所带来的损失就越大,那么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提高,受其影响,高管的营造虚假绩效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公共管理部门在发现商业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营造虚假绩效行为时对其的惩罚越大,高管营造虚假绩效的行为的概率就会降低,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相应降低。其二,对于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而言,该类型高管增加在职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收益越高,不检查会带来的损失就越大,那么,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提高,受其影响,高管的增加在职消费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公共管理部门在发现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营造虚假绩效行为时对其的惩罚越大,高管增加在职消费行为的概率就会降低,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的概率就会相应降低。基于研究取得的结论,分别对商业性与公益性国有上市公司提出了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