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脑海马神经具有一定的突触可塑性,经过某种方式的刺激,可以产生长时程增强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去增强作用(depotentiation,DP)。突触可塑性被普遍认为是研究学习记忆的基础,DP被认为与记忆的消除有关。本文主要以中年小鼠大脑海马的前穿质纤维—齿状回通路(perforant pathway-dentate gyrus,PP-DG)为研究对象,以青年小鼠作为对照,结合了膜片钳技术、荧光定量检测技术qPCR等,主要探究中年与青年小鼠的大脑海马DG中LTP的差别以及可能影响中年小鼠大脑海马DG的DP的因素。我们发现,相比青年小鼠大脑海马DG产生的LTP幅度约60%,中年小鼠大脑海马DG产生的LTP幅度较青年小鼠的小,仅为40%左右,而且中年小鼠大脑海马诱导LTP的刺激方式比青年小鼠强,但失败率较高。青年小鼠和中年小鼠大脑海马DG在诱导LTP后30分钟内均可以产生DP,但青年小鼠的大脑海马DG在LTP产生40分钟后依然可以产生DP,而中年小鼠的大脑海马DG在LTP产生40分钟后不能产生DP。NMDA受体在LTP和DP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NMDA受体有多种受体亚型,其中NR2A、NR2B最为重要。为探究可能引起LTP的差异来源,对不同年龄段小鼠大脑海马DG的NR2A、NR2B受体进行含量检测,发现中年小鼠大脑海马DG中NR2A受体比青年小鼠大幅度减少,NR2B受体差异不明显。受体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引起LTP差异的原因。为探究可能影响DP的因素,我们使用了NMDA受体亚型NR2A的抑制剂PEAQX、NR2B的抑制剂ifenprodil、A1受体抑制剂DPCPX作用在诱导DP的过程中,发现NR2A受体抑制剂PEAQX可以抑制DP的产生,A1受体抑制剂DPCPX也可以抑制DP的产生,而NR2B的抑制剂ifenprodil不能。这说明,NR2A受体、A1受体参与到了DP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