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与融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因其对世俗人性的刻画和对殖民主义的深刻揭露而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杰之一。尽管私生活颇受争议,奈保尔自身的多元文化背景及世界各地广泛游历的经历丰富了他的写作内容,赴牛津大学修习英国文学更是开拓了他的文学视野,其文学作品兼具全球化视角与真实性。迄今为止,奈保尔共创作了27部文学作品,其中一部分为游记和短篇小说,主要描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所见所闻,其余则为带有半自传性质的非虚构作品,围绕去国、离散、无根性、身份追寻等主题展开。奈保尔深受康拉德和毛姆的影响,他很少堆砌华丽词藻,而是以极度的敏锐性深刻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他的笔下诞生了一批像盐一样平凡却又像盐一样珍贵、在绝望的生活中求生的小人物。《抵达之谜》创作于1986年,是奈保尔代表性的半自传体小说。奈保尔用大量篇幅描写了英国静谧的威尔特郡,表达了对英国乡村的热爱之情。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倒叙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远在特立尼达多巴哥时对英国乡村的向往、赴英国求学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定居乡村时重新获得心灵的平静和作家身份的回归这一过程。小说一以贯之地延续了探索身份的主题,但是别出心裁地把个人的失落感与自然的失落感重叠在一起,拉近了自然风景与身份构建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小说主人公的“焦虑不安”预示着现代生活中的田园不同于黄金时期牧羊人的无忧无虑,也不同于逃避现实、寻求隐居的生活,而是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完善人的身心的过程。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运用特里·吉福得的田园思想从田园幻想、反田园见闻及后田园反思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探究奈保尔后殖民文化身份与其田园理想的关联。本论文共分为三个模块: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作家及小说内容、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解释用田园理论分析文本的可行性、给出田园文学发展脉络并构建文章框架。第二部分共有三章,第一章描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英国借助教育、广告等媒介大肆宣扬其蓝天白云、牧草奶牛的乡村形象这一现象,促使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田园形成期待视野。第二章展现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英国机器化大生产给人带来的异化、给自然环境及栖息其中的生灵造成的伤害等反田园现实。第三章通过后田园反思认识到自然自身的毁灭力量、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引发自然之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启示,由物质高度上升到精神高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最后得出结论:奈保尔所持有的田园观目的并非是隐居避世、逃避一时,而是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引导人们打破种族主义和物种偏见,真正实现内部自然与外部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田园观有利于构筑身边的自然,为他人、为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个可靠的避难所。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不断加强的背景下,WTO的新一轮多边谈判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双边及诸边的区域贸易协定却迅速增加.作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美国,其FTA的发展
<正>~~
期刊
随着现代企业理财理论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股权资本成本作为评价企业资本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现已受到业内人士的热切关注。利用2011-2015年陕西省上市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一项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它适应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够发挥检测、督导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为选用汉语人才提供客
席田鹿: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是全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雕塑教学与创作单位,您作为新一任雕塑系主任对雕塑系的教学有何构想和期待?鲍海宁: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理论是通过对国家审计实践中客观的、合乎逻辑的规律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完
当前基础教育的众多问题集中到一点 ,就是从观念、制度和行为上漠视或忽视创新心理素质的保护、培养和引导。繁重的学习任务、僵化的教学模式和再现型的考试方式都从根本上阻
美国高校图书馆中的学生助理职位已出现近两百年,其形象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文章结合不同时代背景梳理美国高校馆学生助理的形象变迁,发现学生助理业务范围不断扩张,地位
控制活动要素在内部控制框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其定义有同义反复之嫌,对其分类不够系统。从本质上看,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将元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和对脂肪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