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桃实生苗[Prunus persica (Linn.) Batsch.]为试材,利用高通量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检测了N)3ˉ处理后桃苗根系转录组的变化,并对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的关键基因进行克隆与遗传转化、分析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10mmol L-1N)3ˉ(N1)处理桃实生苗[生长于0.5mmol L-1N)3ˉ(C3)桃苗为对照],30min后取新根提取RNA,通过高通量数字基因表达谱(DGE)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707个基因产生响应。在N1中有460个基因的表达被上调;有1,247个基因的表达被下调。通过pathway分析发现,N1中有909个基因响应N)3ˉ。其中81(8.91%)个基因参与氮同化和氨基酸代谢。参与氮吸收代谢和信号调控的基因[硝态氮转运蛋白基因(NRT),MYB、DOF和GATA类转录因子,蔗糖非发酵-1型蛋白激酶基因(SnRK1)和CIPK8/23同源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变化。除了参与碳、氮信号和代谢的基因,N)3ˉ还影响参与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互作和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基因的表达。从桃树新根克隆了PpDOF1,GenBank注册号为HM366546。该基因全长1367bp,包含一个957bp的编码区共编码31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5.2KD。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中含有明显的DOF区。PpDOF1与桃基因组预测基因ppa009811m同源性最高。结果说明PpDOF1与ppa009811m可能是同一基因,但是序列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预测基因不完全正确造成的。PpDOF1在幼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在幼根和茎中大量表达,在叶中表达较弱,在花中的表达最弱。用5mmol L-1N)3ˉ处理30分钟后PpDOF1的表达明显上调,1小时后表达水平下降。该结果说明PpDOF1能对N)3ˉ产生响应。PpDOF1转基因拟南芥根中全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14%),而地上部的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一些参与氮信号、吸收和同化的基因,如miR398C、NRT1.8、NRT1.7和NR的编码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说明PpDOF1可能参与调节氮代谢和信号转导。PpDOF1转基因拟南芥主花序前10cm内的果荚数约为16,而对照为12;并且果荚在花序上的分布表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通过DGE技术分析转基因拟南芥的基因表达情况发现,调节茎秆和花序发育的Ovate family protein(OFP)、KNOTTED1-like homeobox (KNOX) genes和BEL1-like (BELL)homeodomain proteins类基因的表达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转基因拟南芥37个参与脂类转运和代谢的基因的表达也发生了变化(其中13个被上调,24个被下调)。蔗糖非发酵-1-型相关蛋白激酶-1(SnRK1)编码基因能对根际N)3ˉ信号产生应答,为此对本实验室已获得的2个MhSnRK1超表达番茄株系(T2-7,T2-9)进一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SnRK1活性增加了15%-16%。转基因番茄光系统I蛋白PsaF和光系统II蛋白PsbR编码基因的表达上调,Rubisco甲基转移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下调;叶片的光合速率也有明显提高。叶片SPS和SS合成方向的活性无明显变化;相反,SS分解方向的活性明显上升,T2-7的SS分解方向比野生型上升了36%。AGPase活性增加了45%左右;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比野生型高,而且叶片中淀粉日变化较野生型剧烈。T2-9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0%-40%。转基因番茄果实中AsA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有明显降低。T2-9果实中AsA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下降为野生型的80%和66%。转基因番茄中可溶性蛋白和NR活性明显降低;15N示踪的研究表明,氮肥吸收效率升高。NO3ˉ转运蛋白(NRT)不仅负责植物N)3ˉ的运输还能响应根际N)3ˉ信号,有研究表明AtNRT1.1可能是N)3ˉ信号感受器。根据GenBank上注册的苹果中NRT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三个平邑甜茶N)3ˉ转运蛋白全长基因,分别命名MhNRT1.5、MhNRT2.1和MhNRT2.5,GenBank注册号分别为FJ437208;FJ168536;FJ168537。这三个基因分别编码583、583和50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4.75、57.27和54.51KD。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它们编码的蛋白都定位在质膜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它们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基因在平邑甜茶各个器官均有表达。根际施用N)3ˉ后三个基因的表达都开始增加,除了10mmol L-1N)3ˉ处理的MhNRT1.5和MhNRT2.5在4h后达到最大值外,其它均在12h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MhNRT1.5、MhNRT2.1和MhNRT2.5的表达受N)3ˉ的诱导。MhNRT1.5和MhNRT2.1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N)3ˉ含量均有所上升。通过对表现型的观察发现MhNRT1.5转基因拟南芥主花序的果荚密度也明显大于对照。MhNRT1.5转基因拟南芥主花序前10cm内的果荚数约为18,而对照为12。与PpDOF1转基因拟南芥表现型不同的是:果荚分布相对比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