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美操运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山东省高职院校经历了大众健美操的普及推广和竞技健美操不断发展的过程。为把山东省高职院校健美操运动推上一个新台阶,找出一条适合我省高职院校健美操运动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为健美操运动的研究者,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本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18所高职院校健美操队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运动队的管理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1.高职院校健美操队是促进我国健美操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健美操队的院校,数量呈上升趋势。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广大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提高,是组建健美操队的基础。2.健美操运动能够增强运动员体质,培养运动员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为运动员的就业拓展良机;健美操比赛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校际交流,提高学校的知名度。3.高职院校健美操队的运动员,身体素质较差,没有健美操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不能保证;男女比例不均衡;运动员训练年限短,新老队员更新快。4.高职院校健美操队的教练员,大多数是体育教师兼职,不能够专心从事训练工作;专项素质较差,健美操动作的编排、音乐的制作,成套动作的创新,都力不从心;教练员培训、进修的情况不乐观;科研水平较低。5.高职院校健美操队的管理者,大多数对健美操队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经费偏少,对运动员、教练员、场地、器械的物质体系保障不充分。6.高职院校的健美操队,训练、管理机制大多数不健全。训练不系统,短期集训现象明显;管理缺乏监控,比赛次数少,参赛机会较少;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不高。建议:1.高职院校健美操队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加强对运动员的选拔、培养。2.要合理的安排队员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强度,在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3.要建立系统的训练、管理体制,把队员的训练、比赛、就业纳入到体制中。4.教练员在训练中应不断学习,提高学历、职称,加强科研意识,并及时了解世界竞技健美操的最新动态和信息,提高健美操专业技术水平。5.健美操队应积极拓展经费来源,走市场营销机制,尝试校企联合,“四方”互惠的模式,学校、队员和企业都是受益者,健美操队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