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的镇江古运河滨河公共空间设计控制要素与引导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人民为中心成为城市服务的重要理念以及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双修”背景下,以日常生活为视角对镇江古运河滨河公共空间设计控制要素展开研究。首先,梳理国内专家所著城市滨河公共空间相关论文,建构专家视角下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设计控制要素体系。其次,以日常生活为视角,引入活力概念,采用实地踏勘、访谈、问卷等方式对镇江古运河滨河公共空间展开调查。通过古运河滨河公共空间活力测度,提出日常生活视角下市民关注的“安全、步道、视觉美感、休憩设施”4个设计控制要素,并对其展开进一步分析与控制要求的制定。通过专家视角与日常生活视角设计控制要素内容的比对,指出两种视角在要素内容和要素关注度上存在差异,进而对专家视角设计控制要素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再者,复合市民行为特征、专家与日常生活视角的控制要求形成4个要素的设计引导,并就4个要素在开发运营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最后,综合设计引导与开发运营对策,形成镇江古运河滨河公共空间设计控制要素引导手册。全文共约6.5万字,图表67幅。
其他文献
顾廷龙(1904——1998)先生是当代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事业家,也是著名书法家。因为工作关系,我曾与他有所接触。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主持编纂全国善本书目,另外还编纂《尚书文字合编》(十多年后出版),修订《吴愙斋年谱》等著作。我记忆中与顾老的接触起因与此有关,大概是由于当时文化事业百废待兴,他在编纂、出版这些著作时经费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在1986年4月我的原始记录中
提出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降斑方案.首先利用Gamma分布和指数分布给出了NSCT域信号系数和噪声系数分布的有效逼近形式,使缩减因子对NSCT域图像子带的冗余特性具有自适应性
在2000年,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文章,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在我国高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国高校师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大学中,存在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根据职高英语教学大纲(2009)规定,职高学生需要了解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因此,笔者研究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的缺失具有现实意义。笔者采用了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在清徐县职
表层海水温度(SST)是指海水表层0.5m以内的温度,是温度变化的活跃部分。SST是重要的海洋水文要素之一,它的变化对海洋和大气的物理状况和性质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全球气候的变
1934年3月1日,是著名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及夫人丁氏花甲双庆之日。按荣氏当时的地位,这可是一件大事。但荣德生一向反对铺张浪费,故连亲朋好友亦未发柬。尽管如此,前往祝贺送礼者仍然很多。荣氏只好又规定除书画、寿屏、寿幛、寿轴等收领外,凡送现金者,悉数拨入“百桥会”,寿己寿人,共襄善举。  荣德生将祝寿的礼仪专款办百桥会(从前民间储蓄都采用“做会”的形式,百桥会意即集资造一百座桥而做的会),为地方造桥,
民国元老于右任,1964年11月逝世台北,厝柩当地大屯山麓。其实,他的正式墓地在苏州西郊光福乡的邓尉山中,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他自己选址并设计、烦恳知友李根督造的。  国民革命军北伐底定东南后的1927年9月,于右任第一次以公开身份来到苏州,公务倥偬忙里偷闲稍事休憩。他由退隐吴门的老同盟会员李根源全程陪同,下榻邓尉山圣恩寺,泛舟名胜集中的光福至木渎一线,又与城里吴荫培、张一 为首的辈父友诗酒唱和。
定义了系统负载均衡评价值和资源节点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分布式资源自适应调度算法(GLBCQ ),同时兼顾全局负载均衡和用户自定义的服务质量,可根据智能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