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生反思层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最早起源于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美大陆掀起了反思型教师教育热潮,这对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反思型教师”,“反思性实践”,“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很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反思是教师发展或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生不能胜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反思型教师为当前师范生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索英语师范生在英语教育学课程学习和教学实习结束时这一时期反思层次的变化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地讲,本文试图探索:1)通过英语教育学课程学习和教学实习之后,师范生的反思能力达到了什么层次?2)从英语教育学课程学习到教学实习结束他们的反思层次有变化吗?3)影响师范生反思层次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对象为某师范大学的5名大四英语专业师范生。研究数据的收集长达8个月(5/3/2007-3/11/2007),数据包括课程教学计划,反思日记,聊天记录和访谈等。运用建构主义有关教学观点,Van Manen的反思层次和Galvez-Martin et al.的反思层次对英语师范生的反思层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师范生的反思层次多数处于技术层面即低层次的反思,少数达到批判反思即高层次的反思。从英语教育学课程学习到教学实习结束,师范生反思层次有的有变化,有的没有变化,且反思并不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直接发展变化的,而是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影响这种反思层次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教师教育者在教授英语教育学这门课程时所采用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师范生的反思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实习指导教师不恰当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或阻碍实习生反思能力的发展;在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时,大班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阻碍因素;最后,师范生本身的个人因素即不愿反思也是导致师范生反思层次无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给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研究、职前教师反思能力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两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探讨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预测和防治措施。
为了解SPF级新西兰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毒理学实验提供相关的实验动物背景资料,试验测定了SPF级新西兰雌、雄兔各10只的34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且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
当前医院发展面临多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促进医疗事业的迅速稳定发展,收获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目前医院领导和工作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全面构建预算管理体系是基础和
《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近日在线发表了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临沂大学、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
伴随着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且在不断的推广中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中。就数字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可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