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括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中心性肥胖、不利的脂质结构和高血压在内的多代谢异常的症侯群。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的不断出现,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这不仅见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见于发展中国家。同时其发病率又因种族、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就美国而言,印第安人患病率可能为其他种族的2倍左右,达到40%以上,而芬兰等国近8%~15%;亚洲及中国人群尽管肥胖度不及西方人群,但其患病率也达到14%以上,且中国人群以腹型肥胖及脂肪分布异常更为明显。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是对针刺干预前后代谢综合征生化代谢指标和脂肪含量进行临床观察,以客观评价针刺干预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价廉且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研究方法:为了系统观察针刺干预对代谢综合征脂肪含量和生化代谢的影响,并对其机理加以探讨,本论文主要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理论研究部分,回顾了中西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系统总结了代谢综合征的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并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确立新的治疗思路、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临床研究部分,共观察3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均予以针刺治疗,主穴选取中脘、气海、天枢、大横、带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调理脾胃,畅通腑气,并配合辨证取穴进行辨证加减,针刺治疗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中医症状体征评分量表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客观评估以进行对照观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肥胖指标、血压水平、生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的生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其中空腹血糖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血脂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压水平及肥胖指标包括脂肪含量、体重指数、体重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其p值分别为p<0.001、p<0.001、p<0.001。结论及意义:针刺治疗代谢综合征具有确切疗效;针刺治疗代谢综合征,其优势在于相对安全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针刺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脂肪含量和体重指数及有效控制和减少患者的体重、腰围;针刺治疗可以良好地控制血压水平,稳定血脂及血糖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针刺治疗代谢综合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