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中国诗歌的精粹,倍受国人喜爱。迄今为止,已经有大量唐诗被翻译成英语。随着大量唐诗被译成英语,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各名家的译本进行研究与赏析。本论文从“和谐”视角,进行唐诗英译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郑海凌教授在其著作《文学翻译学》一书中,对“和谐说”这一文学翻译原理作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论述。“和谐”以适中与得当为核心精神,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恰当地富有创造性地调和原作、译作、以及目的语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谐说”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文学翻译赏析与批评的重要审美标准。该论文从“和谐”视角,着重分析五位名家的译例,例证英译唐诗过程中和谐的重要性、和谐标准对品评唐诗英译的指导价值及其对英译唐诗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唐诗英译的重要性以及该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文献综述,比较详实地阐述了国内外唐诗英译的状况以及国内外唐诗英译研究的重要思想观点。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和谐”译理的论述,涉及“和谐”的定义、特点以及“和谐”译理的标准对文学翻译研究与批评的指导效用。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和谐”视角研究五位翻译名家的唐诗英译。论文涉及的五位译者分别是翟理斯、弗莱彻、许渊冲、庞德及张廷琛。许多唐诗英译研究者偏好对若干译者的个别译例简单地进行字词、形式、韵律等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孰对孰错,难以做出客观品评。从“和谐”视角研究唐诗英译,研究者不受个人喜好的牵制,对译作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品评而非局限于追究某个字词翻译的对错。研究发现,在所涉及的译作当中,达到和谐效果的译作,都是比较忠实原作并且充分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认知能力及其审美需求,而且这些译作都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最后,研究者在论文第四部分运用一定的篇幅提炼出五位译者比较有特色且有利于调和诗歌翻译的若干具体策略。论文最后一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