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人数众多,农民生活水平与经济收入与城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基本医疗需求难以得到切实满足,而且随着传统的医疗保障政策发挥作用的逐渐减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农民就医的医疗制度,这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制度,旨在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2002年10月,国务院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做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决定。决定指出各地方政府要统一领导,先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2008年实现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山东省实施新农合政策十多年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自2009年新一轮医疗改革以来,群众就医更加便利,医疗需求可及性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山东省新农合报销范围、比例、流程以及异地就医等各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临朐县是山东省潍坊市9个县(市)之一,经济水平较低,对新农合需求更大,本研究就临朐县新农合制度实施中农民的满意度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本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临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宏观介绍,再以临朐县范围内农村为研究范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资料,为保证问卷调查的可靠及准确性,加入一些农民的个案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对临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满意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层面、制度设计层面、政府工作层面三个方面,然后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临朐县新农合农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制度满意度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出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显著的因素,并结合临朐县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新农合医疗机构建设、促进新农合制度完善、改善政府工作与服务三大方面,以期对提升临朐县乃至更大范围的新农合满意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