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殷商礼乐接受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周建立以后,殷商礼乐在殷商族群中继续存在了一个时期。殷商族群在周代丧失了文化上的话语权,其礼乐活动只能依赖周人的文献得以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文化涉意实践,殷商族群的礼乐活动可视为“第一文本”,周人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可视作“第二文本”。由于周族群与商族群有着不同的经济基础、政治立场及文化传统,故“第一文本”中凡是符合周人“期待视野”的内容才可能在“第二文本”中得以记录。近百年来,商周考古使今人超越周人立场重新解读“第一文本”有了可能。全文分为五部分:   绪论部分。从宏观上概括殷商礼乐的特征及周代接受情况,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课题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上编,周代殷礼接受。全编分为三章,分别从天地、祖妣、君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以简驭繁,以少统多。第一章考察了周人对宋康王射天的批评、亡国之社的命运与功能、殷周人时空观念的差异以及五行与四时的融合等问题。第二章论证了殷商神话中的玄鸟原型与周代置换、周人对殷祖商汤地位的隆升以及对殷商妇好现象的接受等问题。第三章归纳有关伊尹诸说并考察了宰制百官之礼、箕子身世与他的王道理想、墨子族属与墨学的殷商文化渊源等问题。   下编,周代殷乐接受。全编分为三章,分别从歌诗、音乐、舞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各有侧重,相互照应。第四章分析周太师校《商颂》的背景并列举了部分证据,考察了《商颂》在东周时的接受情况。第五章对亡国之音与郑声进行了较明确的界定,分析了医和、孔子、子夏、孟子、荀子等人对郑卫之音的接受情况。第六章论证了汤乐《大濩》的舞容为《万舞》,《桑林》只是桑林之社祭祀乐舞的泛称,并且具体考察了《万舞》和《桑林》的表演与接受情况。   结语部分。概括全文的主要结论。   附表部分。作为全文的立论基础,附表有两种类型:前两表是第一种类型,侧重于传世文献材料的梳理;后五表是第二种类型,侧重于考古材料的收集。
其他文献
契诃夫是19世纪末期俄罗斯的重要作家,他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一方面继承了俄罗斯的戏剧传统,另一方面又锐意创新,开创了戏剧的新起点,以他个性化的创作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整体部署,并且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我
本文以何冀平剧作中的“闯入者”形象为切入点,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揭示“闯入者”形象在何冀平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整理何冀平在陕北
汉字的平面布局指字全形在二维空间中的平面分布状态,这种平面分布状态从人的视觉感受角度体现出来的样式,称平面布局图式。   本文对甲骨文、小篆这两个阶段的汉字的平面
文章着重讨论了图形化地区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特点以及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FORTRAN语言与MicrosoftVisual C++语言之间的接口,图形功能,潮流、稳定、短路计算等模块功能的实
城市史即为文明史。从古代开始,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代。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市化并未达到一个可观的程度。影响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城乡二元格局的
文章介绍了一个网调继电保护日常运行管理专家系统的实现.该系统由网络拓扑绘图、数据库、推理机及知识库三个模块构成.文中详细叙述了各模块结构开放的重要特色以及实现模块
疑问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不同角度对疑问句进行的研究相当细致深入,成果丰硕。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对问句进行的考察比较多,对答句的关注度不够。答句是一个问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融媒体时代媒体产业如何实现生存发展,是困扰媒体人的重大
文章对微机11(15)型保护整定中的几个问题(如控制字的选择,微机保护作旁路保护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整定方法及对策。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in the microcompu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