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力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上海经济发展方面着手,对2010上海世博会影响力进行定量研究。   首先,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对上海GDP的影响效应力模型。对上海1978—2009年GDP进行描述性分析,得知1994年世界经济危机结束和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是GDP增长的两个转折点。利用1994—2001年数据建立自回归模型,得到2002—2009年上海GDP预测值,并建立上海世博会影响效应力模型,定义影响效应力为GDP的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值与预测值的比值,表明上海世博会促进上海GDP的发展。   其次,根据乘数效应和一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的乘数效应模型。对申办前和筹备期两个阶段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两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通过乘数效应模型计算出两个阶段的投资乘数。   接下来,基于因子分析,建立了2010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效应综合评价模型。先对影响上海经济发展的指标建立分层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利用因子贡献率所占比重作为权重,分别对上海居民幸福水平、财政水平、环境污染水平、能耗增加水平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申办前和筹备期两个阶段的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值;再建立影响效应力模型,计算得到世博对各个指标影响力。   再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总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世博筹备期经济发展水平年均增长速度比申办前提高了15.63个百分点。   最后,对本文模型进行扩展,利用上海GDP的季度数据,结合影响效应力模型和事件衰减模型,预测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世博会展期和会后期影响效应力。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理论是西方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相融合的产物。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将利率风险管理、产品定价、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结合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之下,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调控手段,财税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工具,如何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把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范围内为社会所接受,是一个严峻并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拟从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入手,就如何发挥财税政策的调控作用,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作一些探
低碳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但时下,无论是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人们目光的焦点更多是停留在如何使生产和消费这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