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昆明小鼠及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昆明小鼠怀孕期、模拟发情期、分娩后1~9h离体子宫收缩:分娩后1~9h内昆明小鼠、分娩后1~6d内奶牛血中E2、P4水平的变化;分娩后不同E2、P4水平时期投服清宫药增强子宫张力、减少子宫内细菌数量、促进子宫净化、加快生殖机能恢复的相关性,探讨了奶牛分娩后投服清宫药的最佳时期。1、清宫药对怀孕期、模拟发情期昆明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力的影响。将32只小鼠分为A(怀孕14天投药)、B(怀孕14天未投药)、C(发情后投药)、D(发情后未投药)4组,每组8只,投药后1小时均行离体子宫收缩测定。结果表明:A、C组分别显著高于B、D组(P<0.05)。2、分娩后投服清宫药对昆明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力的影响。将80只分娩后母鼠分为A(分娩后1h投药)、B(分娩后3h投药)、C(分娩后5h投药)、D(分娩后7h投药)、E(分娩后9h投药)、F(分娩后1h未投药)、G(分娩后3h未投药)、H(分娩后5h未投药)、I(分娩后7h未投药)、J(分娩后9h未投药)10组,每组8只,投药后1小时均行离体子宫收缩测定。结果表明:投药组子宫收缩力均显著高于未投药组(P<0.05),其中D组极显著高于I组(P<0.01)。3、分娩后昆明小鼠血中E2、P4水平的变化。将40只分娩后母鼠分为A(分娩后1h未投药)、B(分娩后3h未投药)、C(分娩后5h未投药)、D(分娩后7h未投药)、E(分娩后9h未投药)5组,每组8只,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E2、P4水平。结果表明:D组小鼠血中E2含量显著高于A、B、C、E组(P<0.01),P4含量极显著高于A和E组(P<0.01)。4、分娩后奶牛E2、P4水平的消涨。随机选择正常分娩奶牛6头,于分娩后第1、2、3、4、5、6天测定E2、P4水平。结果表明:E2第1~3天呈上升趋势,第4天起开始下降;P4于第1~4天呈上升趋势,第5天起开始下降。5、奶牛分娩后血中不同E2、P4水平投服清宫药与子宫内细菌总数,子宫净化,生殖机能恢复的相关性。将48头2~3胎正常分娩奶牛随机分为六组,A组(分娩后第1d投服清宫药)、B组(分娩后第2d投服清宫药)、C组(分娩后第3d投服清宫药)、D组(分娩后第4d投服清宫药)、E组(分娩后第5d投服清宫药)、F组(分娩后未投药),每组8头,分别测定各组奶牛分娩后1-7天子宫内细菌总数、恶露排尽天数、首次配种受胎率、子宫炎发生率、发情周期。结果表明:分娩后第7d,A组(5.59±0.23×106 cfu/ml)和F组(5.45±0.42×106 cfu/ml)子宫内细菌总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恶露排尽平均天数(15.6 d)和首次发情平均天数(32.4d)属D组最短,但差异不显著;D组的首次配种受胎率(80.00%)显著高于A组(40.00%)和F组(40.00%)(P<0.01);子宫炎发生率(0.00%)显著低于A组(12.00%)和F组(37.50%)(P<0.01);发情周期正常率(100.00%)高于A组(80.00%)和F组(62.50%)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投服清宫药的效果与血中E2、P4水平密切相关。奶牛分娩后第4d在E2开始下降,P4开始升高时投服清宫药具有明显促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减少子宫炎发生、显著提高首次配种受胎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