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以汉口码头工人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调控”(Social Control)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1901年发表的论文集《社会调控》中首次提出的。他在1920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一书中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按照罗斯的观点,社会调控的涵义是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所作的约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调控机制。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各种不同具体的解释。笔者认为,社会调控既是一种机制,同时又包括管理、调适并使其受控的复杂过程本身。然而,不管怎样解释,这种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中立、客观地进行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随着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新理论的传入,借鉴这些新理论而进行的社会史研究,特别是基层社会史研究逐渐成为历史研究的显学之一。然而,借用社会调控理论对码头工人进行研究的论著却很少,本文对战后的作为国民政府直辖市的汉口市的码头工人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从而加深我们对国民政府的团体政治策略及其绩效的认识。 全文共分五部分。在绪论中,笔者回顾了已有对工人和国民党及其政府的统治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第一章从制订和增订各种工会法律法规以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组织以及对工人的舆论调控两方面论述了国民政府在抗战爆发前对工人的调控概况。第二章从组织层面探讨了这一时期汉口市政府对码头工人的调控。在论述了汉口码头工会内部组织和汉口市政府为调控码头工人而成立的各种码头业务管理机关的基础上,探讨了码头工会与码头业务管理所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各种纷争。第三章从汉口市政府制订码头工人管理办法和码头业务管理办法两个制度方面探讨了战后汉口市政府对码头工人的调控。第四章从恢复新闻检查制度、供应“平价纸”、出版《工人报》等方面探讨了战后汉口市政府对码头工人的文化调控。显然,汉口市政府为加强对码头工人及其团体的调控另设管理机关的组织调控模式分割、削弱了政府的调控能力,抵消了制度调控和文化调控的部分成效。同时这种调控模式也完全暴露了国民政府对工人组织的真实意图:给工人组织以合法外衣而非调控实权。汉口市政府力图通过码头工会这一工人组织来调控码头工人的团体政治策略,只是凸现了政府组织、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强制性,因而使码头工人内化的程度很低,实效也就不大。
其他文献
解放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自由派知识分子除了在政治上积极活动,提出自己主张外,对当时中国的经济问题、国民党的经济政策,中
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改变,严重的导致基坑失效,地下水位变化对基坑稳定性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某基坑工程地下水位变化导致城市污水管道侧移变形引起管道失
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源状况及分布情况,同时阐述了该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The sit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n Uzbekistan are introduced. A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参数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含油饱和度。正确确定储层中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对于油田开发方案制定、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文化财产、文化遗产、文物(古物、纪念物)是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法中的常见的概念。 从概念本身而言,“文化财产”比“文物”更“西方化”一些,包含内容也更多些。此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