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热舒适的湿热地区典型绿道慢跑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随着健康中国的建设,运动逐渐成为了全民共识,城市决策者们为响应国家政策,同时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把运动场地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慢跑因其对年龄和器械没有限制,受到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追捧。绿道慢跑空间属于城市绿道系统中的线性或环形开放空间,是都市居民便利的慢跑场所。在湿热地区,夏季漫长炎热,良好的热环境对促进市民锻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户外慢跑者的活动空间的热环境设计及运动者的热舒适度,有助于营造受欢迎的绿道慢跑空间。本研究选择广州市典型的两种绿道慢跑空间对比研究,主要通过热环境测试、问卷调查、ENVI-met软件模拟等方法对依托水体和依托中心绿地的绿道慢跑空间热环境情况、慢跑者状况进行现场研究,结合慢跑者运动表现原理研究室外慢跑热舒适特点,分析两种绿道慢跑空间的热环境和热舒适状况,通过软件模拟明确不同景观要素对两种绿道慢跑空间的室外热舒适调节作用,最后以运动和热舒适为导向总结湿热地区绿道慢跑空间热环境设计策略。本文主要进行以下三个工作:1.湿热地区慢跑者室外热舒适评价研究。本文以临江带状公园绿道慢跑空间和黄埔绿道慢跑空间为研究案例,通过夏季、过渡季实测热环境、现场问卷访谈和慢跑者运动表现规律观察,建立室外慢跑热舒适模型,对慢跑者室外热舒适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测试时间段内慢跑人群PET变化范围,早22.0-46.0℃,晚27.0-35.0℃;慢跑人群在TSV=-0.1时最舒适,此时对应的PET值为25.0℃;跑道区域的遮阳和通风是慢跑者关注的重点;湿热地区慢跑者的热敏感度略高于静息或行走人群。2.不同景观要素配置的绿道慢跑空间量变模拟研究。基于慢跑者运动偏好规律、室外慢跑空间选择偏好、夏季和过渡季室外热环境需求,结合Envi-met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依托水体的绿道慢跑空间和依托中心绿地的慢跑空间进行景观要素(绿化、下垫面、地形布局)量变模拟研究,确定夏季利于室外慢跑且舒适性较高的空间环境设计方法。3.以运动和热舒适为导向提出湿热地区绿道慢跑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基于第1点两类绿道慢跑空间热环境差异,基于第2点两类绿道慢跑空间景观要素模拟结果与热舒适评价分析对两种绿道慢跑空间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为满足公众健康与全民健身需求的绿道空间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得到解放,休闲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不少人热衷于如看电视、玩手机等这种短暂、被动的随性休闲活动。这些活动难以让参与者产生自我提升和成就感,并处于低体力活动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于休闲活动树立“认真”的态度投入其中,并增强健身活动,帮助个体实现更健康的身心理状态。深度休闲活动是指活动参与者在休闲活动中体现认真的态度,并付出努力的活动状态。目前研究多关注
学位
<正>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MRKH)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胚胎发育时因副中肾管发育不全导致的先天性子宫或宫颈缺失、阴道发育不全,核型正常(46,XX),发生率约为1∶4 000~1∶5 000。根据是否合并生殖道以外的畸形将其分为两型,I型为单纯型,最常见,表现为生殖系统发育不全;Ⅱ型为复杂型,临床罕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
期刊
顺德作为岭南水乡聚落的典型案例,历史上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水系景观,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当前城市面临地域文化缺失、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也面临滨水区域更新开发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当今的顺德城市建设实践中,保护和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景观,并应用顺德地区传统水系景观中的传统人居智慧和经验,是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与此同时,掌握顺德传统水系景观的历史演进,构成与特征,对于填补顺德传统水系景观研究空缺,
学位
随着现代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桥梁已然成为了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型桥梁进行结构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测量数据,如何从这些含有大量噪声的数据中挖掘出表征结构健康状态的内在特征、并融合这些损伤敏感特征进而建立高效、准确的损伤识别方法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双跨平面梁模型和IASC-ASCE SHM Benchmark模型的结构静态
学位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选取广东省珠江流域某水系,基于GIS技术和放化方法,应用γ辐射剂量率、等效镭比活度、外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率指标评价了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最后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土壤放射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137Cs和210Pb含量均值分别为73.31、68
期刊
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作为人工制造的存在带隙特性的周期结构材料,具备天然材料难以实现的物理性质,在低频消声和引导声波传播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结构优化算法的引入使得带隙的位置和宽度可以被定制,实现了对带隙的人工调控。随着将数学中拓扑学的概念引入到传统的声学系统中,产生的声拓扑现象则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拓扑边界态的存在使得声-电集中、声通信的出现成为可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成果如下:(1)将弹
学位
挠曲电效应指应变梯度在介电材料中引起的电极化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电耦合行为。由于应变梯度与材料尺寸成反比的特性,挠曲电效应有望在纳米尺度下主导材料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力电耦合性能。随着微纳米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挠曲电效应相关的微构件理论建模及实验测量等研究工作将会越来越多,其中基于挠曲电效应的能量采集技术成为了新的探索方向。可是如何提高微型能量采集器的俘能表现,成为了当前挠曲电效应研究的重大挑
学位
钢框架结构具有构造简单、自重轻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安全性不容忽视。综合考虑到国内和国际发生的各类恐怖爆炸事件和偶然爆炸事故的严重性,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建筑物造成较大的损伤及破坏,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对钢框架结构的动态响应和毁伤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爆炸荷载多集中在小当量近距离爆炸,针对长持时的远距离空中强爆炸而言相关响应研究极少,且其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毁
学位
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有效抑制病菌的传播,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切实发挥改厕社会效益,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分析河北省农村改厕的成效,分析认为改厕过程中存在设施配套不齐全、重视程度不足、体制机制较不协调等问题,建议提高政府主体对改厕的统筹力、激活改厕项目的筹资融资活力、优化改厕技术的结构规划合力、增强农村居民的改厕认知能力。
期刊
装配式建筑符合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建筑结构中预制混凝土柱-基础承插式连接(以下简称承插式连接)构件,承插式连接构件最大的特点是现场作业量少,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绿色高效。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设置预埋筋的承插式连接构件,以试验和数值模拟为主要分析手段,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设计了6个承插式连接试件和1个全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