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照对禽类来讲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相对其它的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对蛋鸡生理学特征和繁殖性能影响研究的深度不够。本研究从蛋鸡性成熟时繁殖性状,产蛋高峰期时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变化等方面研究光照周期对其影响。本研究分三个试验:试验一,10周龄到20周龄控制光照周期为8L∶16D,20周龄开始分组。选取体重相近的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进行单笼饲养。光照变化情况如下,光照周期从8L∶16D,分别直接骤增到11L∶13D,13L∶11D,15L∶9D,17L∶7D。测定不同光照周期对性成熟时胴体和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光照周期对蛋鸡性成熟的日龄有影响,17L∶7D组与第11L∶13D组开产日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11L∶13D组比第17L∶7D组开产日龄迟5.7d。②不同光照周期对性成熟体重、体增重,胸肌重及腹脂重,肝脏重、肝脏脂肪含量、蛋白含量,胴体蛋白、脂肪、灰分、水分含量,输卵管长度、重量、蛋白及脂肪含量,第一枚蛋重,F1 (输卵管中未排出的卵计为F1)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③不同光照周期对性成熟阶段蛋鸡卵巢重量有影响,11L∶13D组和17L∶7D组卵巢绝对重及相对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和13∶11D,15L∶9D,17L∶7D组基质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④13L∶11D组LYF数目与重量比试验17L∶7D,15L∶9D,11L∶13D高。11L∶13D组LYF蛋白含量和13L∶11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二,选取20周龄体重相近的蛋鸡3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设八个光照周期处理组,采用两种光增方式。光照变化情况如下,其中一种光增方式为骤增,从光照周期8L∶16D,直接骤增到11L∶13D,13L∶11D,15L∶9D,17L∶7D:另外一种光增方式为渐增,每周增加1h,直到最后光周期分别达到11L∶13D,13L∶11D,15L∶9D,17L∶7D。29周龄初,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只鸡单笼饲养,每隔2h采一次血,测定不同光照周期对产蛋高峰期血液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光增方式对排卵过程中FSH,LH,P4和E2平均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②光照周期对P4,E2平均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FSH,LH平均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以11L∶13D光照处理组FSH,LH水平最高。③光增方式和光照周期对整个排卵过程中FSH,LH平均含量影响存在互作效应,以缓增11L∶13D光照处理组FSH,LH水平较高。光增方式和光照周期对P4和E2平均含量影响不存在互作效应。④FSH和LH协同能促进卵泡成熟,促进卵巢分泌E2和P4,并引起排卵。以缓增,光照周期11L∶13D组,FSH,LH峰值含量最高;激素分泌规律性并不和光照周期呈正相关。⑤不同光照周期下,排卵前FSH,LH和P4高峰及E2曲线图谱相似。排卵前P4峰值比LH出现的晚或几乎同时出现,通过排卵前P4峰值出现时间可以有效预测产蛋时间,一般在P4峰值出现后2~4h产蛋。试验三,试验设计同试验二。29周龄末早晨空腹采血,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周期和光增方式对产蛋高峰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增方式对血脂、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钙、血磷、尿酸氮、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光照周期对血糖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17L∶7D光照处理组含量最高,为376.8mg/dL;不同光照周期对总蛋白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11L∶13D光照处理组含量最高;不同光照周期对球蛋白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13L∶11D光照处理组含量最高;不同光照周期对血磷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17L∶7D光照处理组含量最高,为2.06mg/dL;不同光照周期对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17L∶7D光照处理组含量最高,为192.9U/dL;不同光照周期对血脂、白蛋白、血钙、尿酸氮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光增方式和光照周期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