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微型小说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厘清了伴随着微型小说成长而长期存在的微型小说文体的论争,通过梳理、归纳业界的各家论述对微型小说的文体进行了界定。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文学已退居边缘,失却主流地位,呈现出明显颓势的当下,中国文学显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在此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小说界的第四个家族”,当代微型小说从一种民间式的“夹缝文学”起步,由孱弱到健壮,由幼稚到成熟,由备受冷落到终获文坛认可,走过了一条崎岖艰难却又执着顽强的生存之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它已经卓然独立,渐成气候,日渐兴旺繁荣,并以燎原之势占据了纯文学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微型小说在时代发展中的“异军突起”,并以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令人刮目相看,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独特文体的关注与研究。微型小说的成功也许能在日渐低迷的文学困境中,给予其他文学品种寻求出路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论文从微型小说对中国古典小说美学传统的承继、当代微型小说审美的创新、当代微型小说审美的成熟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微型小说的审美问题,凸显出微型小说在现当代文学转型中的价值取向。当然,当下的微型小说在繁荣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文体名称的杂多、主体创作的浮躁、创作主题的僵化、题材选择的不足、理论批评的滞后、叙述方式的陈旧、精品之作的匮乏等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微型小说发展的阻滞因素。因而,从微型小说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出发,推动理论研究、创新创作方法、强化文体实践以及营造文化环境,是其应对困境的有效策略。论文分析了当代微型小说的发展态势,认为微型小说业界呈现出一些明显趋势:一是从媒体中心走向创作中心,这应该是微型小说发展的理性轨迹;二是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这成为微型小说发展的时代诉求;三是从“平民化”逐渐走向“学院化”,这是微型小说精品追求的路径选择;四是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是微型小说自身发展应对信息社会的策略选择;五是从国内走向世界,微型小说国际视野的拓展对于微型小说发展无疑是一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