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数十年内,哮喘在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有一定的上升,尤其是高收入国家。人类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哮喘治疗手段也日益增多,但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相反,在许多国家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降反升,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近年来研究表明,辅助性T细胞(Th)Th1/Th2功能失衡,Th2活化亢进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哮喘患者体内Th0向Th2分化过度,Th2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及IL-13等促进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合成,介导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分化、成熟及向肺组织趋化,促进气道黏液分泌和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导致哮喘的发生。卡介苗(BCG)是结核分支杆菌减毒活疫苗,是一种很强的Th1免疫反应刺激剂,能纠正Th1/Th2失衡。目前为止,以动物进行的研究均显示BCG接种能明显抑制OVA致敏和激发所致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以及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白介素-10(IL-10)是炎症抑制因子,由Th2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分泌。DC等细胞分泌的IL-10,诱发调节性T细胞-1(Tr1)进一步分泌IL-10,大量的IL-10可抑制Th2细胞,从而抑制哮喘和过敏性疾病,IL-10对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IL-10各种研究资料结果差异很大,哮喘患者BALF和血中的IL-10上升和下降的表达都有报道。IL-10对IL-1、IL-4、IL-12、TNFα、NF-κB等多种炎症因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间接抑制哮喘患者的肺组织EOS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等,合成IL-10代表机体的保护性调节。哮喘患者的肺组织EOS炎症,是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一个重要特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作为特异性地介导嗜酸粒细胞浸润到肺组织的粘附分子,在哮喘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VCAM-1除了引起EOS的粘附作用,可能还具有共刺激分子作用,参加机体的免疫调节。VCAM-1是粘附分子的一员,是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粘附、相互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主要表达在活化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上。VCAM-1的基因表达主要由转录因子NF-κB控制。各种致炎因子,如IL-1、IL-4、IL-12、TNFα和IFN-γ等诱导VCAM-1的表达。由于IL-10对IL-4、TNFα、NF-κB等多种炎症因子具有抑制作用,IL-10可能通过广泛地抑制炎症因子,间接对VCAM-1等粘附分子起一定的作用。本次课题设计,通过观察IL-10和VCAM-1的表达,探讨卡介苗对哮喘治疗的作用机制,为哮喘的实验理论研究提供支持。研究目的本研究给予初生幼鼠早期多次小剂量BCG接种,观察预防哮喘的长期(25周)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IL-10、VCAM-1在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CG预防哮喘的机制。研究方法C57BL/6小鼠分为NS/NS(对照组)、NS/OVA组(模型组)和BCG105/OVA组、BCG105-3/OVA组。小鼠出生0、7、14天子减毒活疫苗BCG皮内注射接种,第5周、第7周2次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25周3次雾化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最后一次抗原激发48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石蜡包埋和冰冻保存。肺组织HE染色,观察哮喘模型是否成功。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VCAM-1和IL-10的mRNA水平,ELISA方法测定BALF的IL-10水平,肺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VCAM-1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气道炎症变化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抗原激发48h后模型组肺组织EOS和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n=6,P<0.05),BCG105/OVA和BCG105-3/OVA肺组织EOS和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减少(n=6,P<0.05)。2.RT-PCR检测肺组织IL-10 mRNA和VCAM-1 mRNA的水平模型组、BCG105/OVA组、BCG105-3/OVA组的IL-10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n=6,p<0.05)。而VCAM-1 mRNA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n=6,p>0.05)。3.ELISA检测BALF中IL-10蛋白表达的水平BCG105/OVA组IL-10水平与模型组、OVA+BCG105-3组相比有显著升高(n=6,p<0.05),模型组、BCG105-3/OV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n=6,p>0.05)。4.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VCAM-1蛋白表达的水平肺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CAM-1主要表达于支气管粘膜气道上皮、支气管平滑肌、血管内皮、血管周围淋巴等细胞胞浆中。气道上皮细胞哮喘模型组、BCG105/OVA组、BCG105-3/OVA组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深棕黄色到浅棕黄色不等)表达,而对照组中呈弱阳性(浅棕黄色)表达。用秩和检验,四组样本总体有显著差异性,P<0.05。样本两两比较显示,BCG105/OVA组与对照组、模型组、BCG105-3/OV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n=6,p<0.05)。结论1.小鼠生命早期接种BCG,预防哮喘有长期(25周)作用,同时与BCG接种的剂量大小有关。2.IL-10对哮喘起保护性调节作用,可能与APC的免疫调节、Treg的激活、Th2细胞的抑制等有关。3.BCG治疗后VCAM-1表达的升高,可能对哮喘小鼠免疫调节起一定的作用。VCAM-1在哮喘的发生中可能有复杂的作用,一方面参与了哮喘小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浸润的病理过程,另一方面可能作为协同刺激信号激活CD4+T细胞,起免疫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