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贸易战、货币金融条件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将会出现动荡,全球化和国家间的多边关系不断变化,中国经济也经历着诸多挑战。国内经济增速显著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国际业务的国内化发展,使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方式仍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信用证结算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信任危机的矛盾,而且还能促进双方在使用信用证结算的同时获得银行融资。但实体经济风险不断释放,银行信用证业务中隐藏的各种风险也凸显出来,因此,在贸易金融实务中提高防范风险意识,避免遭受非预计的损失,使贸易顺利进行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研究概述,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以及研究框架,包含了国际贸易金融形势和我国贸易金融形势的分析、整体格局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包含若干基本概念,我国信用证业务有关法规和政策,我国信用证风险的研究。第三章介绍了我国E政策性银行的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罗列优势不足和业务模式。第四章主要分析信用证项下业务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洗钱风险、欺诈风险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第五章为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及措施,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洗钱风险、欺诈风险一一提出防范措施。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和启示,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对E银行提出建议。通过对金融形势和E银行信用证业务现状的分析,从五个最重要的风险点入手,我们得出结论,要应对全球贸易中层出不穷的信用证风险,E政策银行要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评估客户资质,重视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监控资金流向,制定每个岗位的风险控制点和相互制约的操作机制,加强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并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全流程防范信用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