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更迭发展和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实体和虚拟联系更加紧密和复杂,人类社会对灾害的反应更加敏感,规模和类型不同的突发事件会对经济和社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对此,应急管理(危机管理)作为人类面对各类灾害的有意识的综合防控管理和措施,应运而生。如何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从而更有效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再次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政府管理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种社会风潮的影响下,国内外学界对应急管理的研究都非常的广泛和深入。在突发事件中,公众应急信息行为对整体应急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公众的应急水平高低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因素。对公众的应急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从而有对策的进行应急活动,能有效的优化整个应急管理水平。为此,笔者基于河北省邢台市7.19洪灾案例对公众应急信息搜寻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首先,笔者总结出国内外应急信息管理和信息搜寻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对于应急信息管理乃至应急管理来说,公众应急信息搜寻行为存在研究价值,从而确定了研究方向。紧随其后,在辨析了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信息搜寻行为和情境等相关概念后,系统的回顾了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后面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接着,笔者总结出应急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应急信息搜寻行为的动机、应急信息搜寻行为的活动及类型、应急信息搜寻的途径。从突发事件下的公众所处的情境入手,借助Wilson信息搜寻模型和Runing情境理论模型的思想,以应急情境为框架,找出了影响公众应急信息搜寻行为的四个影响因素集合:问题感知程度、信息素养、应急信息环境和知识经验。并以模型来模拟应急信息搜寻的过程,假设四个影响因素分别与应急信息搜寻行为成正向影响关系。然后,笔者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来分别收集信息环境与用户感知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信息环境包括对邢台市政府部门的专家访问和对各类应急信息供给渠道的总结。用户感知则依托于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调查、应急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和应急信息搜寻行为特征三部分。在数据分析中,第一步对样本的人口统计做出分析,第二步对公众受公众个性特征影响的信息搜寻行为做差异性分析,第三步对影响因素量表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验证提出的假设。从分析结果发现:不管公众的个性特征中只有学历即受教育对其进行应急信息搜寻的频率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搜寻渠道,社会媒体这些新型的非正式搜寻渠道是公众青睐的信息搜寻渠道。在大部分公众选择进行应急信息搜寻时,应急信息源的权威性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由于应急任务的实践性,信息源的可获得性排在重要性的第二位。通过对问卷数据的验证,四个影响因素集合均表现除对应急信息搜寻行为正相关影响。最后,针对应急情境下公众应急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分析和验证结果,提出了相对应的信息服务策略。为提高整体应急信息服务水平,策略包括两大方面:1、加强应急信息服务的宣传与培训2、完善应急信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