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传播病毒,寨卡病毒感染常伴随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成人中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在新生儿中引起小头畸形,这些严重的威胁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寨卡病毒在蚊虫媒介中垂直传播的报道,但是结果却存在着许多差异,产生原因可能是这些研究主要通过胸腔注射寨卡病毒感染雌蚊后让雌蚊产下后代或者是在检测后代蚊虫阳性率时,将多条后代幼虫为一个幼虫池,进行检测后代阳性率,而不是对单只雌蚊吸食病毒血餐后产下的后代,进行单只蚊虫评估阳性率。迄今为止,寨卡病毒在蚊虫媒介中的垂直传播特征和规律仍不清楚。小头畸形是寨卡病毒经母婴途径的垂直传播引起的,那寨卡病毒是否也会在媒介蚊虫宿主中引起类似的病理作用也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建立白纹伊蚊感染寨卡病毒以及垂直传播寨卡病毒的模型,研究白纹伊蚊垂直传播寨卡病毒的特性与规律,评估子代雌蚊传播寨卡病毒的效力,为寨卡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引。方法:将混合了寨卡病毒的血餐口饲喂养白纹伊蚊雌蚊,白纹伊蚊的中肠组织、卵巢组织、子代蚊卵及成蚊的感染和病理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评估。用垂直传播途径感染的子一代雌蚊叮咬C57BL/6乳鼠,评估其传播寨卡病毒的能力。结果:1.白纹伊蚊经饲血感染寨卡病毒后,在两个生殖周期内的中肠和卵巢组织均能检测到病毒。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白纹伊蚊卵巢的原卵区及蚊卵胚胎均显示病毒阳性,提示寨卡病毒可以经卵巢感染途径进行垂直传播。2.在两个生殖周期内,白纹伊蚊蚊卵的最低子代感染率分别为2.06%和0.69%,第一个生殖周期的有效后代传播率为1.87%。感染组子代蚊卵的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寨卡病毒感染并不会影响后代蚊卵的发育。3.垂直传播途径感染寨卡病毒的子一代雌蚊叮咬13只C57BL/6乳鼠,其中2只乳鼠在叮咬后14天内检测到病毒血症,说明寨卡病毒不但可以在白纹伊蚊进行垂直传播,而且先天性感染寨卡病毒的子代雌蚊可以引起新一轮的水平传播。结论:寨卡病毒可以在白纹伊蚊进行垂直传播。寨卡病毒感染不会引起白纹伊蚊亲代和子代的明显病理反应。虽然后代的感染率比较低,但是经垂直传播途径感染寨卡病毒的子一代白纹伊蚊可以通过叮咬吸血将病毒传染给乳鼠。本研究阐明了白纹伊蚊垂直传播寨卡病毒的规律和特征,对寨卡病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