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纹伊蚊对寨卡病毒的垂直传播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传播病毒,寨卡病毒感染常伴随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成人中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在新生儿中引起小头畸形,这些严重的威胁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寨卡病毒在蚊虫媒介中垂直传播的报道,但是结果却存在着许多差异,产生原因可能是这些研究主要通过胸腔注射寨卡病毒感染雌蚊后让雌蚊产下后代或者是在检测后代蚊虫阳性率时,将多条后代幼虫为一个幼虫池,进行检测后代阳性率,而不是对单只雌蚊吸食病毒血餐后产下的后代,进行单只蚊虫评估阳性率。迄今为止,寨卡病毒在蚊虫媒介中的垂直传播特征和规律仍不清楚。小头畸形是寨卡病毒经母婴途径的垂直传播引起的,那寨卡病毒是否也会在媒介蚊虫宿主中引起类似的病理作用也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建立白纹伊蚊感染寨卡病毒以及垂直传播寨卡病毒的模型,研究白纹伊蚊垂直传播寨卡病毒的特性与规律,评估子代雌蚊传播寨卡病毒的效力,为寨卡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引。方法:将混合了寨卡病毒的血餐口饲喂养白纹伊蚊雌蚊,白纹伊蚊的中肠组织、卵巢组织、子代蚊卵及成蚊的感染和病理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评估。用垂直传播途径感染的子一代雌蚊叮咬C57BL/6乳鼠,评估其传播寨卡病毒的能力。结果:1.白纹伊蚊经饲血感染寨卡病毒后,在两个生殖周期内的中肠和卵巢组织均能检测到病毒。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白纹伊蚊卵巢的原卵区及蚊卵胚胎均显示病毒阳性,提示寨卡病毒可以经卵巢感染途径进行垂直传播。2.在两个生殖周期内,白纹伊蚊蚊卵的最低子代感染率分别为2.06%和0.69%,第一个生殖周期的有效后代传播率为1.87%。感染组子代蚊卵的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寨卡病毒感染并不会影响后代蚊卵的发育。3.垂直传播途径感染寨卡病毒的子一代雌蚊叮咬13只C57BL/6乳鼠,其中2只乳鼠在叮咬后14天内检测到病毒血症,说明寨卡病毒不但可以在白纹伊蚊进行垂直传播,而且先天性感染寨卡病毒的子代雌蚊可以引起新一轮的水平传播。结论:寨卡病毒可以在白纹伊蚊进行垂直传播。寨卡病毒感染不会引起白纹伊蚊亲代和子代的明显病理反应。虽然后代的感染率比较低,但是经垂直传播途径感染寨卡病毒的子一代白纹伊蚊可以通过叮咬吸血将病毒传染给乳鼠。本研究阐明了白纹伊蚊垂直传播寨卡病毒的规律和特征,对寨卡病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畜禽运输是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运输过程中的拥挤、颠簸、震动、噪音、温度变化和禁食禁水等复合应激源均可造成动物机体生理紊乱、发病甚至死亡,同时降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宗金鉴》,由龙胆草、炒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仁、当归、柴胡、生地、甘草组成。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之功效。笔者在临床上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将实验内容整合为三大部分,针对微生物实验讲授内容,建立了以操作技术和科研思想习惯为主的考核体系,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体
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2014年教育
目的检测孕期氯氮平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在妊娠中期(G6-15 d)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氯氮平(10 mg/kg)。子代中的雄性成长至8周龄时接受Morris水迷
疏勒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对其进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依据生态系统生产能力指数(EPI)/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ESI)/生
细菌可通过不同的系统感应自然界的多重复杂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压力产生应激应答,表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如何整合多重环境的刺激信号产生适当的应答,是研
摘 要:哲学人类学领域普遍认为,人类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上的未特定性特征,赋予了人潜能和发展的可能性。并且人因为未特定性导致本能的匮乏,由适应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补偿。在哲学人类学关于人的基本特征的观点启示下,对目前我国中专教育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哲学人类学;未特定化;中专教育  一、哲学人类学对我国中专教育指导的可行性  自20世纪20年代哲学家舍勒所提出的关于哲学人类学的基本纲领到现在
实际利率法在财务、会计等领域的推广使用,要求重视对实际利率的估测原理及其流程优化问题的研究。实际利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评价对象未来期间现金流量的分布情况,还受估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