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模式是解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供给数量不足和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在西方国家已发展较为成熟。我国自2014年以来,PPP模式得到了较快推广,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尤其PPP项目绩效评价仍处于无章可循状态,PPP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PPP项目绩效评价系统,对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我国大多PPP项目采用政府付费或缺口补助回报机制,本文基于政府监管方角度,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非经营性PPP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通过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和目标优化,改进PPP项目绩效概念模型,建立绩效评价逻辑框架,识别提取关键绩效指标并经问卷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PPP项目绩效评估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PPP项目案例开展评价应用,评价结果能客观地反映非经营性PPP项目实施效果,发现存在不足,提示绩效改进的重点。 建立PPP项目制度构建、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结果四个评价维度的关键指标体系,经研究表明,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反映了项目执行、移交阶段的过程管理及效果。采用的模糊评价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定性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层层评价反映了各层次绩效结果,与物元可拓法绩效评价模型、成功度指标数评价模型等绩效评价模型相比,评价结果更为全面深入,研究表明改善项目过程是PPP项目绩效促进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