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PM的IP追踪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危害性大、破坏性强的网络攻击方式,是目前因特网中最严峻的安全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有关如何防范拒绝服务攻击的研究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IP追踪技术是一种可有效对抗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定位攻击源并且重构出攻击路径。本文的工作是针对基于包标记的IP追踪技术的创新和研究,重点为针对基于DPPM的包标记方法的研究。针对DPPM中路由负担过重这一问题,设计一种新的包标记方法——模运算包标记方法MPM,该方法通过对IP包包头中的标识域的值进行模运算后来决定该数据包应由攻击路径上的哪个路由器来标记。通过NS2仿真实验分别测试MPM、PPM、DPPM的重构包数、路由负担、收敛时间等因素,实验结果显示MPM不仅在路由负担方面比PPM和DPPM减轻了很多,并且在重构包数方面也取得了进步,在任何路由总数的情况下其重构包数均不超过32。MPM方案可以追踪利用IP数据包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针对DPPM中标记空间受限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包标记方法——动态概率多条标记方法MDPPM,该方法不再采用IP包头中有限的空闲字段作为标记空间,而是采用ICMP包中更为庞大的数据域作为标记空间,从而实现多条标记。通过NS2仿真实验在无丢包现象和有丢包现象的网络中分别测试MDPPM和DPPM的平均重构包数,实验结果显示MDPPM不仅解决了DPPM标记空间受限的问题,并且在重构包数方面较DPPM有了大幅的减少。若MDPPM中一个包中有条标记域,则在无丢包网络中MDPPM的重构包数恰为DPPM的,在有丢包网络中MDPPM的重构包数更少于DPPM的。MDPPM方案可以追踪利用ICMP包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
其他文献
网络编码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起初应用于网络层,用于提高有线组播网络的吞吐量。不同于传统中继的路由转发机制,网络编码允许中继节点对多源信息编码处理后再转发,以利用有限的资源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具有克服符号间干扰(ISI)、节省频谱资源、对抗多径(Multipath)效应等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HIPERLAN/2)、数字音频视频广播
在4G和4G Beyond移动通信系统中,随着用户终端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型多媒体应用的产生,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的趋势。频谱资源的有限使得频谱复用更为频繁,伴
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智能PCM(InPCM)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接入设备,需要网络管理系统来实现其智能化。本文研究实现了
在Internet、多媒体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产生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是中国提出的一种3G技术方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特征之一是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非接入层
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整合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对电信业务从质量到业务种类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接入网作为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