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省志的编纂与价值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明代省志。省志,是以省为行政单位进行编修的地方志。明代是我国地方志编修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省志开始大规模编修的时期。特别是自成化年间开始,明省志的编修活动开始兴盛起来,省志的数量大增,几乎所有的省份都修有省志,有的甚至达到十修。目前学术界虽有相关论述对明代省志作过一些研究,然迄今为止,并未有对明代省志的编纂和史料价值等各方面作综合研究的成果。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入手,对明代省志进行一次较全面的研究。  第一部分,明代省志编修兴盛的原因。首先,明代社会长期稳定,行省的建制更迭较少,这为明代省志的编修提供了条件。其次,明政府对修志活动的重视和倡导,直接促进了明省志的编修。再次,明代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明代省志编修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人才保障。最后,明代地方官员对修志活动的重视,保证了地方修志的活动顺利完成。  第二部分,明代省志的编修情况。首先,笔者根据各种方志目录、考证类书目等书籍,对现存明代省志的数量进行统计,并对其修纂者、版本、刊刻年代以及收藏情况进行梳理。其次,对明代省志散佚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并分析了散佚的原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明代省志编修的时空分布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明代省志的编修特点。首先,对明代修志人员的构成和职责、分工进行研究。明代省志的编修形成了以地方官领导,地方文人儒士积极参与的格局。其次,是对明省志的体例结构进行分析。明代省志体例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较为粗略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再次,明代省志的内容逐渐丰富和扩展,从早期注重地理建制到逐渐重视人文历史,并最终形成地理人文并重的局面。  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明省志的地位和史料价值。首先,对明代省志的地位进行分析。一方面,明代省志的编修不仅为全国“一统志”的编修奠定了基础,而且也间接促进了所属府、州、县志的编修。另一方面,明代省志不论是从名称、体例、内容还是编修制度和编修方法,都给以后的地方志编修以积极的影响。其次,研究明代省志记载的资料,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史料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日趋现代化,互通式立交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设计中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该文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中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养护问题日益突出。在传统的公路全生命周期费用分析中,考虑公路养护方案决策的非确定性,引入基于概率分析方法的蒙特卡罗模型,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