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野生鹅掌楸群落结构与人工促进鹅掌楸更新方法研究

来源 :湖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8420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树干挺直,树冠呈伞形,是良好的景观树种与用材树种,且多年来野生鹅掌楸人为砍伐严重,数量逐渐减少。此外,鹅掌楸具有特殊的生殖特性,其种球空瘪率高,种子发芽率低,致使天然更新困难,天然鹅掌楸分布范围逐渐缩小,野生鹅掌楸资源日益减少。鉴于此,本文以鄂西南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鹅掌楸天然林群落林分非空间结构(包括物种组成、植物区系、垂直层次物种多样性、乔木层径级结构与树高结构)与空间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密集度),探究鹅掌楸群落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实现以鹅掌楸为目标树种的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基于鹅掌楸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生长环境的调查结果,通过野外模拟播种实验,分析光照强度与播种密度对野生鹅掌楸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其种子萌发与幼树建成适宜的遮光强度与播种密度,为鹅掌楸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繁育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鹅掌楸天然林群落物种丰富,共有251种,其中乔木层88种、灌木层61种、草本层77种、木质藤本25种,隶属于76科172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群落整体垂直分层明显,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33、3.502、3.527,Simpson指数分别为0.922、0.947、0.954;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中植物科的地理区系成分热带、泛热带与温带分布型分别为60.78%与39.22%,属的地理区系成分热带、泛热带与温带分布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0.72%、69.28%,表明该区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中物种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2.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中乔木层优势树种主要有鹅掌楸、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枹栎(Quercus serrata)、川陕鹅耳枥(Carpinus fargesiana)等,鹅掌楸为主要建群种,重要值最高,但优势不明显;径级结构与树高结构均表现为倒“J”型分布,群落中幼树幼苗丰富,整体天然更新旺盛;但鹅掌楸幼树幼苗数量极少,天然更新困难。3.鹅掌楸天然林一元分布表明,林分整体呈现轻微团状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66,大于随机分布范围[0.475,0.517])、大多数林木呈混交良好(林木混交度均值为0.742)、密集或很密集(密集度均值为0.865)、大小比数均值为0.508,各大小比数等级占比相近,林分生长处于中庸状态。二元分布表明,林分中密集度等级为很密集且处于绝对优势的林木占83.07%。四元分布表明,林木大多表现为混交良好或随机分布状态。4.光照能显著影响鹅掌楸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P<0.01),而播种密度对鹅掌楸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密度能促进幼苗的苗高生长(幼苗苗高呈现出随着播种密度增加而越高的趋势,其中500粒/m2最高)。“3针+300粒/m2”组合处理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和较好的幼苗生长势,是进行鹅掌楸繁育较为合适的条件。鹅掌楸幼苗苗高与基径生长曲线对Logistic方程拟合度极高(R2≥0.977)。5.在以鹅掌楸为目标树种的森林经营过程中选择性的伐除非目标树、且处于绝对劣势且弱度混交的林木个体,适当降低草本层盖度,可有效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促进天然更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森林多功能效益。在人工促进鹅掌楸天然更新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并提高种子密度能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
其他文献
土家族《摆手歌》作为土家族史诗,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它是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包含了土家族起源与发展的轨迹,涵盖着土家族人民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和朴素的世界观。《摆手歌》中,许多故事和情节体现了土家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还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高度觉醒。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入手,利用神话学理论,探究《摆手歌》的神话思维的对象、内容、符号载体等方面,弄清其神话思维性质和特征,对于拓宽《摆手
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当代,建设民族文化品牌是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要选择。论文聚焦于巴东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活动,传统的纤夫文化在现代手段的运作下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原本断裂的传统纤夫文化因此得以获得新生。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尽可能还原纤夫文化的历史传统,详细描述传统纤夫的技艺传承、纤夫的凝聚力、纤夫的性格特征、纤夫的民俗信仰和纤夫的劳动工具等方面。讨论纤夫号子在当代非遗语境下与神农
学位
从五四时期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直至两次国内革命,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在文化领域一直起着先驱作用。其间,他遭遇了革命的苦闷,产生了自我怀疑。在各种文艺思潮和革命文艺论争的冲击下,他翻译、学习外国革命文艺理论,通过“扬弃”,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革命文艺思想。从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各文学团体就无产阶级文学展开论争时,鲁迅就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形成、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鲁
将STEAM理念融入小学数学,开展项目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身体、认知、情感态度全面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设计缺乏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关联性,教学实施注重静态知识讲授,忽视情景性、探究性的实际问题,从"创设问题情景、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及优化、创作作品、展示成果"5个教学环节出发,初步建构了STEAM理念下的项目流程,并以"密铺"为案例设计应用,探索STEAM教育
将纳米材料引入到滴定分析法中,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备了带负电荷的纳米金,然后,以纳米金为吸附指示剂,利用纳米金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建立了检测氯离子的新型法扬司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在毫摩尔级可准确测定氯离子,并且废液可通过配位反应、沉淀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将金和银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污染。通过本实验的实践,使学生接触到学科的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是我国从日本引入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全国各地广泛引种,其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虫害侵袭。已有研究表明,外源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处理来诱导日本落叶松针内多种防御蛋白活性的增强,以此提高植物对虫害的抗性。为了探求对日本落叶松有效且环保的防治措施,保证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恩施建始长岭岗林场选取2年生日本落叶松幼苗,通过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茉莉酸及茉莉酸甲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作为一种优良树种在鄂西地区应用于各项造林工程,其引种栽植范围广、面积大,但是长期以来虫害肆虐,严重危害森林资源。为保护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良好生态,维护林业持续发展,急需环境友好的虫害防治措施。植物诱导抗虫性是一种防御机制,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植物叶内两类主要防御性酶和保护性酶分别是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nlanine ammonia-lyase,P
目的:运用肩关节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urce Imaging,MRI)对喙突下撞击综合征(Subcoracoid impingement syndrome,CIS)肩胛下肌损伤患者的喙突下间隙相关指标喙肱距离(coracoid-humeral distance,CHD)及喙突指数(coracoid index,CI),比较CIS肩胛下肌损伤患者的CHD、CI较正常肩关节有无统计学差
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大规模“退耕还林”等生态政策的实施背景下,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的演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晰,相关研究对喀斯特地区政策生态环境、水土防止及政策实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鄂西南喀斯特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岩性及环境因子影响下土壤性质的控制性因素,解析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