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是我国证券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它不仅是企业利润分配问题,也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更是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然而,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不同持股比例的控股股东在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方面是否存在着重大区别呢? 本文采用迎合理论方法,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身特征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①将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按照经济属性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两类,运用迎合理论分组研究控股股东性质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之间的关系;②将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分为绝对控股结构公司、相对控股结构公司、股权制衡结构公司三组,运用迎合理论分组研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之间的关系;③在总结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①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不相同。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迎合投资者需求,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考虑到市场投资者的需求。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并不迎合投资者需求,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没有考虑到市场投资者的需求。②不同持股比例的控股股东,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也不相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有显著影响。在绝对控股结构下,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迎合投资者需求,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考虑到市场投资者的需求,现金股利依然是控股股东获取“隧道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相对控股结构和股权制衡结构下,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则不迎合投资者需求,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没有考虑到市场投资者的需求。这一结论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抑制“隧道效应”,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