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沉积物毒性识别评估(TIE)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pan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性识别评估(TIE)是评价沉积物毒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结合化学分析和生物实验两种方法,可以有效筛选出高毒性的沉积物,并推断出造成沉积物生物毒性的来源(氨氮、有机物或者重金属)。   本文利用三种不同的受试生物,采用全沉积物和孔隙水两种不同的毒性识别评估手段,对太湖地区沉积物进行毒性识别评估。对于全沉积物TIE,选用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这两种典型底栖生物,分别筛选出4个(T2、T6、T4、T13)对铜锈环棱螺和1个(T12)对淡水单孔蚓具有生物毒性的沉积物样点。通过TIE,对于铜锈环棱螺,高风险点T6的毒性来源是非极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对于淡水单孔蚓,高风险点T12的毒性来源是非极性有机物、氨氮、重金属。T6和T12中4种多环芳烃(苯并[b+k]荧蒽、苊、二氢苊、茚并[1,2,3-cd]芘)是非极性有机物中产生生物毒性的来源之一,而Pb是T6和T12中产生毒性的主要重金属。对于孔隙水TIE,选用水生生物物种大型蚤(Daphnia magna),筛选出2个(T10、TE)具有生物毒性的沉积物样点。通过TIE,T10沉积物中可能造成生物毒性的污染物是重金属、有机物、氨氮,其中4种PAHs(苯并[b+k]荧蒽、苊、二氢苊、茚并[1,2,3-cd]芘)可能是非极性有机物中产生生物毒性的来源之一;Zn可能是产生毒性的主要重金属,同时Cu、Ni也可能引起生物毒性。而TE沉积物的毒性来源是重金属,尤其是Zn、Cu,同时也不能忽略有机物对生物的毒性作用。
其他文献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能源的学者更多的是考虑能源的供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以其全氟结构和特有的离子交换功能使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电化学稳定性能,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氯
二氧化锡是一种具有金红石相n型半导体特性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其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晶系。因具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良好、易制备等特点,SnO2多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建造铁路项目已成为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黄土地区进行铁路项目实施过程中,边坡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许多问题会铁路的施工和后期
本文结合了生物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介绍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起源、发展以及挑战。作为一种新型的金属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因为镁合金具有
生活和医疗垃圾焚烧烟气中存在CO、NOx、SOx以及多氯芳烃等多种环境污染物。其中多氯芳烃污染物因其毒性高、生物蓄积性强,尤为引人关注,对其有控制技术及其原理的研究已成为环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单色性高、相干性高、方向性高以及强度高的优势日益突出,在医学、通信、能源和国防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2μμm波段的激光具有在大气中传输衰减小、穿透能力强以及对人眼安全性高等特点,表现出了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该波段激光是重要的中远红外波段泵浦源,以之泵浦红外非线性晶体,可实现高效中远红外激光输出,具有重要的应用需求。激光增益介质是激光器的材料基础,2 μm波段适
本文以制备新型航空发动机应用材料为研究背景,采用真空热压方法,依据原位合成原理,制备单相Ti5Si3和石墨掺杂的Ti3SiC2/Ti5Si3复合材料。以吉布斯自由能原理为理论基础,讨论了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