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少年刑事司法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r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刑事司法制度是随着19世纪后半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未成年人犯罪率急剧上升,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问题,而成为了一个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又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起了适应本国社会、具有本国特色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同时这一制度也随着国情的变化、新形势的出现而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但是,我国对少年刑事司法制度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理论发展无法适应司法实践和社会形势的迫切需要。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我国,未成年人口近四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近1/3,如何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与民族的发展,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摆在整个法学界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个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少年刑事司法制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给予了特别充分的重视,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诉讼程序、行刑等做了特殊的规定;相继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单行法规,更是体现了国家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机关也发布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并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除了立法方面,少年警察制度、少年检察制度的探索与发展,少年法庭的创设,少年管教所和少年监狱的完善,在司法实践中也充分体现出了国家和社会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关怀。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目前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立法上,日本制定有独立的《少年法》和《儿童福利法》,从实体和程序上规定了较为完整详细的违法犯罪少年以及虞犯少年处遇方式。在实践中,颇具特色的少年警察制度和处于中心地位的家庭法院制度对于日本近几年来不断下降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功不可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的社会形态并不能消除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以及预防教育方面的共性,相反,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国外优秀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借鉴其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而为我所用,对于开拓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领域的研究、完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甚至丰富和充实我国的刑法科学,均不无借鉴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两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其特点,研究其原因,关注其发展,从比较中吸收、借鉴日本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建设中的经验和合理之处,思考如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问题。
其他文献
针对桥面钢箱梁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复杂的问题,采用ANSYS软件对不同焊接顺序条件下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进行数值模拟,从而优化了焊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对称焊接的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能源的加速消耗,我国电力消费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解决我国电力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其他技术类型相比我国光伏发电项目发展非常缓
目的:本研究使用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和斯特鲁色词测验(SCWT)测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的认知功能,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测查结果存在的差异,用来比
实践表明,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但可以优化企业乃至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加快金融创新,更有可能成为一国金融业腾飞的助推器,带动该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由
齐家文化是西北地区以玉器著称的一支考古学文化。玉器作为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其文化面貌、发展过程及其与周边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采用不同初始组织的Ti-22Al-25Nb合金与TC11合金进行焊接,然后再用同样规范对焊件进行近等温锻造和热处理。利用OM对焊件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并拉伸测试了Ti-22Al-25Nb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背景。因而可以说,语言不仅是信息还是文化交流的工具。而在全球化效应的影响下,文化之间的对话已经能够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之间继经贸往来、政治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学习需求、管理制度等通过教学方法而发生联系,产生教育影响。各种教学要
城市道路问题是现代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计算机、通信和自动化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近年来人们不断把各领域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智能交通系统中来,这些研究对
科学史中的师承关系呈现出以下特点:近代以前表现为严格意义上的师徒关系;近代以来,科学史上的师徒关系逐渐由研究者与助手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所取代,这种关系又大多最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