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该行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耗水、排污的“大户”。为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规范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新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印染企业的进入门槛,淘汰印染落后产能,鼓励印染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做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政府不断加强对我国工业行业整体的环境规制,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十分重要,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参与竞争,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本文在“波特假说”的理论基础之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助于完善和提高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在理论上,分析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实证部分,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指标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分别建立了环境规制强度指标体系和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然后使用2003-2010年我国纺织业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各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环境规制强度与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指标的相关系数最高,高于0.8。环境规制对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正向的,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