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受地域、遗传、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性发育年龄明显提前。但面向小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教育却迟迟得不到重视。小学生遭受性侵犯、早恋、性失误、性罪错等事件频发,给小学生、给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做好小学生性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其人格养成,更有利于学生日后正确的性价值观的树立,是关乎学生一生福祉的重大问题。因此,分析我国小学性教育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探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性教育实施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某小学的性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笔者发现该小学性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滞后;没有规范化教材和专职教师,且课时没有保障;校领导和教师对性教育仍不够重视;性教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笔者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是我国性教育体系仍不够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滞后时代发展,且封建儒家思想束缚根深蒂固;内因是教育者的不科学的性教育观,学校性教育教师水平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及缺少与其他主体沟通配合。据此,笔者认为,要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小学性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力军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同时,国家要尽快将性教育课纳入到正规课程体系范围,积极推进性教育立法进程,尽快组建专业的性教育师资队伍,并鼓励学校开设性教育校本课程,不断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其次,要重视家庭性教育的补充作用。学校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指导其学习科学的性教育知识和方法,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最后,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保障学校性教育的实施。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对社会文化市场监管;要重视社会教育基地作用,对性教育进行积极地引导;要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科学互联网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