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r2基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1394870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结构杂合物使在分子水平上兼具有机、无机组元的性能优势成为可能。但目前所得的杂合物在性能上还不能满足器件使用要求。增加钙钛矿层数可以提高杂合物的电子学性能,但其结构的形成及控制困难。因此,本文对含单及双钙钛矿层的杂合物合成进行研究,探索其结构形成规律。本文选择(C4H9NH3)2(CH3NH3)n-1CunBr3n+1(n=1,2)体系为研究对象,拟得到单钙钛矿层和双钙钛矿层的溴化铜基杂合物。采用传统溶液法和低温固相法,系统地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探索。溶液法合成单层杂合物时,溶剂种类不影响产物结构。当合成理论双层杂合物时,不同溶剂下产物结构也相同(但在HBr为溶剂时产物含有单层结构相);原料配比和反应温度的改变不会改变产物XRD的峰位,但会影响产物结晶性。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为溶剂,原料配比为2:2.5:2,在60℃反应。固相法也可成功合成单层杂合物。当合成理论双层杂合物时,原料配比的改变会影响合成的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不改变产物XRD峰位,但影响产物结晶性。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为2:2.5:2时,在80℃的温度下保温3天。用常温下的X射线衍射谱、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分析及光谱分析对产物的常温结构、组分及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含单钙钛矿层的产物结构与预期的结构一致,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但预期的含双钙钛矿层的产物未能获得,尽管其晶体结构仍具较明显的取向性。对其结构及性能表征的数据分析表明,所获得的产物很可能是甲胺盐和丁基胺盐两种胺盐阳离子同时进入无机层间的单钙钛矿层的结构。元素分析的结果与推测结构的化学式(C4H9NH3) (CH3NH3)CuBr4元素百分比较为吻合。红外谱中的-CH2-相关振动吸收峰明显减弱,表明丁基胺含量的减低,支持对以上结构的推测。热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产物分解温度低于单层产物,与甲胺盐阳离子存在时有机元间作用力弱而导致分解温度下降的理论趋势一致。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吸收峰位置变化不大,二者的荧光光谱峰位也基本一致,分别为458nm和457nm,表明所得两种产物无机层结构的一致性,说明所获得产物的钙钛矿层是单层。
其他文献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市场环境和条件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实现更好地发展与生存,需要积极开拓营销新模式,进而提升自身
本文认为布依语xaш53的演变过程有两条路径:(1)"给予"义(动)>"致使"义(动词)>"朝、向、对"(介词)。(2)"给予"义(动)>"致使"义(动词)>"被"动义(介词)。
非晶态合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由于其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独特结构,催化性能优良,且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易于控制,开发其作为新型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为探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规律,以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为对象,通过现场采样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该站渗滤液处理各单元N2O的液面释放通量、溶解态浓
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新型高效的绿色分离技术之一,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应用还是基础理论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研究仍然是超临
1993年,人们在锰氧化物中发现了比常规‘巨磁阻效应’更大的磁电阻效应,称为‘庞磁电阻效应’。尽管经过近二十年的大规模研究,庞磁电阻效应相关的物理问题和产生机理尚待解
激光二极管性能(LD)的快速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固体激光器件的发展。特别是波长在900-1100nm的InGaAs二极管的发展,使掺杂Yb3+的激光晶体材料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在众多的Yb
氯苯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催化燃烧是一种有效去除氯苯的方法。VOx/TiO2催化剂由于其较高的活性而在催化燃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通过改变VOx
本文介绍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和治理,光催化化学的发展状况、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对TiO2光催化消除有机物机理和研究现状以及对TiO2的掺杂氮、铁、银改性进行详细的阐述
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及器件中填充微量的85Kr能明显改善产品的启动性能,提高灯泡的光通维持率,延长使用寿命。85Kr的填充量应符合GB18871-2002标准中豁免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