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的中长跑成绩曾经一直很不错,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山东军团一举拿下9块田径金牌,成为各运动队在田径赛场上拿金牌最多的队伍,是当时的田径老大,在这9块金牌中有4块来自于中长跑,因此,中长跑队为我省取得的田径老大位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随后这几年,与国内高水平相比我省中长跑水平有些滞后,在第十一全国运动会上,山东省中长跑队只收获1块金牌和一块银牌,运动成绩与以往相比也不太理想。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运会上,也只有姜晓丽一人获得了女子5000的金牌。造成山东省中长跑运动水平增长缓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山东省中长跑后备人才,通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进行调查,对山东省中长跑后备人才现状进行分析,把握问题的原因,以期为培养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山东省中长跑后备人才的数量增长缓慢。2、山东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全年能够参加6次以上的比赛的运动员只占11%。3、调查表明山东省中长跑项目的教练员本科学历占80%,有8%的人没有发表过文章,也没有人发表过5篇以上的文章,大部分教练员都迫切的想要参加岗位培训。4、山东省中长跑教练员有48%依靠经验进行选材,依靠测量指标进行选材的占10%。5、山东省部分教练员不按照大纲制定计划去训练。研究结论如下:1、山东省中长跑后备人才的生源不足,主要是由于家长害怕影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不支持他们的孩子从事中长跑这项体育运动,学习和训练的矛盾问题难以解决。2、山东省中长跑后备人才每年参与比赛的数量不多。3、调查表明山东省中长跑项目的教练员整体学历较高,但科研水平较低,大部分教练员都迫切的想要参加岗位培训。4、山东省中长跑教练员在选材时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过多的依据自身经验、运动员比赛成绩等来选材,缺乏科学的选材方法,没有形成完善的选材机制。5、山东省部分教练员不按照大纲制定计划去训练,为了完成任务,片面的追求成绩,不遵循运动员的自身生长规律。建议如下:1、解决好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与学习之间的矛盾问题,找出一条适合我省中长跑后备人才培养的道路。体教结合这种培养模式,将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运动员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即使将来退役了也可以凭借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在社会中立足。因此,这种模式对于我省是比较可行的。2、增加比赛的机会,制定完善的竞赛奖励机制。3、重视对教练员的培训,提高教练员的责任心。4、建立科学选材标准,提高成材率。5、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实现系统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