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国家藉田礼仪,藉田礼受到历代统治者不同程度的重视。北宋一朝,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徽宗几个影响较大的帝王均关注过藉田礼仪,对其进行了政策修订。笔者依《宋史》不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藉田礼仪,藉田礼受到历代统治者不同程度的重视。北宋一朝,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徽宗几个影响较大的帝王均关注过藉田礼仪,对其进行了政策修订。笔者依《宋史》不完全统计,正史上记载北宋皇帝亲自参与耕藉活动共4次,即宋太宗于端拱元年正月乙亥(988年)、宋仁宗于明道二年二月丁未(1033年)、宋徽宗宣和元年正月乙亥及宋徽宗宣和六年二月己亥。北宋藉田礼的举行,虽时有中断,但贯穿了北宋一朝。围绕这些藉田大典的举行,以天下为己任的宋代文士总是充满热情的加以表现,《全宋文》中今见关于北宋皇帝耕藉的文有9篇;《全宋诗》载北宋藉田诗47首,其中亲耕乐歌27首,以藉田为题者20首。将藉田仪式与诗文作品结合,我们会看到藉田诗文独特的礼乐文学价值及礼乐文化意涵。全文主要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北宋藉田礼的沿革与嬗变。主要介绍北宋藉田礼的相关仪注,意在说明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徽宗朝关于耕藉的仪注;在了解历代礼制变革与相关礼制政策的基础上,探究北宋藉田礼制的沿革与嬗变,重点介绍亲耕卤簿仪驾、亲耕冠服及农具、斋戒等的历史变迁。第二,北宋文学中的藉田礼仪。一方面介绍北宋藉田诗,考察太宗、真宗、仁宗、徽宗时期亲耕享先农乐歌,探究北宋藉田诗中的藉田仪式描写,并介绍诗中对游藉田及藉田景色的描写;一方面考察北宋藉田文的创作情况,探讨北宋藉田文中的藉田仪式描写。第三,北宋藉田诗文的仪式意涵。探讨北宋藉田诗文中所映现的仪式内涵,包括“率农劝功、以农为重”的劝农色彩、“事神敬养、以礼为治”的教化色彩、“以和为贵,兴国为魂”的整合色彩,进一步论述北宋藉田礼制文化遵循上古“礼乐相谐、君臣相尊、人神相和”的文化思想。
其他文献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是近年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热点,农业部重点项目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采集农产品种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使用信息、加工信息和流通信息,生成质量可追溯
本文借鉴认知入景理论(cognitive grounding theory),对现代汉语名词修饰语的功能和语序漂移(shifting)现象进行研究。长期以来,现代汉语名词修饰语的功能被纳入“限制性与描
谢堃(1784—1844),初名均,后改为堃,字佩禾,号春草词人,室名春草堂、兰言书室,监生,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一生困顿,寄食四方,30岁后,漫游各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著有《春草
在借鉴国外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基本构想和主要内容。
在当前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日益发展的同时,重视形象工程、体现长官意志、缺乏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项目仍层出不穷。本文认为城市设计中需要突出人文关怀.人作为城市设计对象应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作者分析了推动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制约创新教育的因素与环境、创新与创新教育的特征,指出了创新教育研究与探索的基本内容。同时
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传统金融市场的渗透,给银行业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从政府的政策导向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力之大。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的对碰中,
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传》,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著作。作为《左传》叙述者的作者,在《左传》叙事过程中以文学的表现手法讲述历史,将
《渌水亭杂识》是纳兰性德入仕之前的代表作。《杂识》作为一部笔记体著作,外部形态上分卷分条目进行书写;语言风格上修辞丰富、语气多变;总体上给人以繁杂、自由无拘的审美观
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更加关注财经世界,财经媒体也迎来发展新机遇。财经广播人要想抓住这个机遇,首先要明确财经广播的定位,坚持专业化道路,以有"速度、深度、粘度"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