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老龄化的加重,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发生在脊柱-骨盆矢状面的畸形相比于发生在冠状面的畸形,更容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矢状面平衡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在成人脊柱畸形中,脊柱矢状面的形态可以通过后凸顶椎(kyphotic apical vertebra,KAV)反映出来;不同位置的KAV也可影响局部脊柱序列以及引起相关的代偿机制,最终导致脊柱矢状面形态的特异性,因此KAV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参数评估脊柱-骨盆矢状面。但是,国内外对于KAV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就KAV位置对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目的:探讨成人脊柱畸形患者KAV位置对脊柱-骨盆矢状面的整体和局部序列的影响,以及KAV在不同部位引起的相关脊柱-骨盆矢状面的代偿机制,并探究KAV作为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可靠性。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因脊柱疾病于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患者纳入本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Schwab关于成人脊柱畸形影像学定义的患者,即冠状面畸形Cobb角大20°,SVA大于50mm,PT大于25°,TK大于60°,至少满足其中1项的大于18岁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1.新鲜椎体骨折,2.脊柱肿瘤、感染,3.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4.神经源性或神经肌肉性疾病。所有患者均进行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测量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下腰椎前凸角(LLL)、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代偿率(PT/PI)、骨盆腰椎匹配值(PI-LL)、矢状面轴向偏移(SVA)和T1骨盆角(TPA)。每位患者的KAV由两名医生分别独自评估,半月后再由其中一位医生评估每位患者的KAV,以验证其可靠性;ICC分析用来评估其组内和组间可靠性。如果ICC>0.75,考虑为可靠性能够被接受。根据KAV位置以及相应的脊柱形态,患者分为2个类型:Ⅰ型(无顶椎)和Ⅱ型(有顶椎)。Ⅰ型根据脊柱矢状面形态分为2个亚组,即A组(SVA≤50mm)和B组(SVA>50mm);Ⅱ型根据KAV位置不同,分为上胸椎组(T1≤KAV<T5),胸椎组(T5≤KAV<T10),胸腰段组(T10≤KAV<L2),腰椎组(L2≤KAV≤L5)。使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样本均数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65例ASD患者被纳入本回顾性研究,其中包括75名男性患者和90名女性患者,年龄范围由19岁到74岁,平均年龄50.5±14.6岁。其组内可信度和组间可信度被证实为极好,其ICC分别为0.990和0.984。不同类型之间主要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表明KAV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并且每种类型的矢状面具有各自特征性表现。结论:在ASD患者中,不同位置的KAV,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脊柱-骨盆矢状面畸形位置可以通过KAV反映出来;KAV的不同位置也可以影响局部矢状面序列并引起相关的代偿机制,最终导致整体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特异性。由于KAV评估方式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因而,可以把KAV作为评估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新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