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关注的重点类群之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科学保护这些植物的有效途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作为珍稀濒危植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及地方管理部门实施植物保护管理的重中之重。基础研究是开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弄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资源与受威胁现状、热点地区、保护成效及保护空缺,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对策,无论对管理部门高效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关注的重点类群之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科学保护这些植物的有效途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作为珍稀濒危植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及地方管理部门实施植物保护管理的重中之重。基础研究是开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弄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资源与受威胁现状、热点地区、保护成效及保护空缺,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对策,无论对管理部门高效管理还是相关领域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贵州省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又称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简称“重点保护植物”,下同)为研究对象,以第二次全国2013~2019年全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运用GIS技术、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热点地区、就地保护现状和其他保护方式保护贡献开展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省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共79种,隶属38科65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61种。蕨类植物10种,裸子植物18种,被子植物51种,分别占全省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总物种数的12.66%、22.78%、64.56%。生活型组成以乔木(60种,占比75.95%)为优势,依次是草本(11种,13.92%)>灌木(7种,8.86%)>藤本(1种,1.27%)。参考《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名录》,受威胁等级物种数为48种(极危(CR)4种、濒危(EN)16种、易危(VU)28种),比例达60.76%;近危(NT)、数据缺乏(DD)和无危(LC)等级分别为7种、2种和22种。属于中国特有、贵州特有的重点保护植物有41种、2种。(2)在水平分布上,贵州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现南部大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边缘(沿省界一带)大于内部的趋势。从网格尺度的物种丰富度来看,呈现“贵州北部”、“贵州西部—东北部”和“贵州西南部—东南部”3条物种丰富度稍高的带状分布特征。东部的重点保护植物密度高于西部,环省界边缘高于中部。垂直分布特征主要呈现出“双峰型”,即物种数随着海拔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再减少,再增加,最后减少的趋势。(3)全省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共6个,分别是荔波喀斯特山地,黔东北梵净山-佛顶山一带,黔北大娄山区-赤水河,黔西南北盘江-黔南红水河,黔东南雷公山-斗篷山区,贵州西部八大山-纳雍亚高山地区。除黔北大娄山区-赤水河热点地区得到较好保护外,荔波喀斯特山地-月亮山、黔西南北盘江-黔南红水河、黔东南雷公山-斗篷山和贵州西部八大山-纳雍亚高山热点地区仍存在保护空缺;黔东北梵净山-佛顶山一带热点地区的保护区之间缺乏连通性。(4)有70种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在保护区内,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就地保护率达88.61%。其中保护状态为有效保护的有39种、较好保护的有5种、一般保护的有6种、较少保护的有20种和未受保护的有9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9.37%、6.33%、7.59%、25.32%和11.39%。9种尚未受到保护区保护的物种是:银杏(Ginkgo biloba)、富宁藤(Parepigynum funingense)、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subsp.longipes)、大叶木莲(Manglietia dandyi)、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萍蓬草(Nuphar pumila)和苦梓(Gmelina hainanensis)。据筛选结果,保护贡献率最高的是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了32种,占重点保护植物物种总数的40.51%),其次筛选出补充保护贡献率最高的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充保护18种,累计保护贡献率达74.68%)。(5)自然公园(不含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数据)、村规民约和挂牌保护分别保护重点保护植物22种、32种和24种,保护贡献率为27.85%、40.51%和30.38%。自然保护地累计保护71种,累计保护率达89.87%。所有就地保护方式累计保护了72种,累计保护贡献率为91.14%。就地保护对重点保护植物的分布点累计保护贡献率保护效果较佳。其中分布点保护贡献率>80%段有31种,占比57.41%,即重点保护植物在就地保护下,大部分物种80%的分布点受到保护。
其他文献
混合电网可以有效地通过分布式发电将自然界常见的绿色能源转化为电能,促进绿色能源大规模利用。双向变流器作为混合电网控制核心,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应用于交直流混合电网中LCL滤波的双向PWM整流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1)针对LCL滤波器参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多目标寻优的LCL滤波器参数优化设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技术具有电能传输距离较远、传输效率高、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在工业上、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在新能源动力、便携设备和其他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本文首先介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建立磁耦合谐振式等效电路模型,研究电路结构、线圈结构、负载特性等方面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
HEDP体系镀铜镀液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可以直接在钢铁基体上获得结合力良好的电镀铜层,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氰镀铜体系。目前,有关HEDP体系镀铜的研究报道主要涉及主盐的选择、工艺条件的优化、铜电沉积的电化学行为等方面,对HEDP镀铜过程中阳极铜溶解机制的研究少有报道;而普通HEDP体系镀铜得到的铜镀层不够光亮,在进行酸性光亮镀铜之前仍需要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对铜镀层的钝化处理大多沿用六价铬酸盐钝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为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是包虫病主要流行的国家之一,其主要流行于西北部的农牧地区。介于该病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对于包虫病的诊断是细粒棘球蚴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步骤之一。本研究原核表达出细粒棘球蚴磷酸甘油酸变位酶(rEg-PGAM),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rEg-TPx)和rEg-EPC1,建立间接ELISA方法评估三个蛋白与已有
DNA分子是遗传的主要物质,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并且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完整性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会导致DNA发生损伤。如果DNA损伤没有得到适当修复,它们会转化为永久性突变,从而显著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或导致细胞衰老或死亡。为了应对DNA损伤,真核细胞进化出一系列的应答机制,即DNA损伤应答(DNA-damage response,DDR),以便快速识别损坏部位,允许DNA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即,PAR化修饰(PARylation),是一种进化保守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存在于病毒、细菌以及绝大多数的真核生物当中。通过N-、O-及S-糖苷键共价地连接到靶分子上。能够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事件,如细胞凋亡、基因表达调控等。而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在PAR化修饰过程中所产生的free PAR与蛋白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这是对PAR功能的重要补充。虽然主要催化PAR化修饰
背景及目的: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许多国家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病因,近几十年更是呈现上升状态。肺癌具有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但是其治愈率极低,因此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与筛查十分关键,但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近期研究发现在肺癌早期,血液DNA中能检测出异常DNA甲基化,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环境污染与肺癌的发生相关,云南省宣威市是我国肺癌高发地区,该地区煤烟污染严重,生活在宣威的人
目的:通过对卫星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过程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对差异表达m RNA进行筛选,寻找可能调控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验证。希望为卫星胶质细胞转分化过程可能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诱导的卫星胶质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GO、KEGG等富集分析对测序结果进行筛选,并筛选出可能的靶基因。通过qRT-PCR对靶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并对靶基因敲低后进行功能验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用地也越来越紧张,城中村旧改项目应运而生。虽然因旧改项目能有效解决城中村配套公共设施落后、治安较差、卫生环境难以治理及火灾隐患等制约本地发展的公共问题而受到广泛支持,但推进旧改项目的过程依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地铁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便是其一。许多前期规划的地铁线路会穿过城中村等一些建筑物基础较浅的区域,导致在推行旧改时需要考虑超高层建筑的桩基会不会放大地铁振动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ECC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抗剪性能,其延性、韧性和控制裂缝的能力也要远好于钢筋混凝土。ECC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课题和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对此已经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但多数还停留在单一受力情况的分析,事实上在工程中单一的受力是几乎不存在的。故对于钢筋ECCZ的复合受扭性能研究是有意义且必要的。本文通过对5个钢筋ECC柱和1个RC柱在压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单调静力试验,以轴压比、剪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