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成为数学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等,研究如何在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高中数学课堂中顺利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分析实施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效果;探索提高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等课题。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主要通过文献讨论了探究式教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概述,通过文献分析综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含义、主要特点、实施步骤、实施原则等方面;第三部分从理论与现实基础两部分较为全面地分析探讨了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基础;第四部分通过总结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我校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创新能力水平;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分析了教师对数学课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意见与建议;第五部分以本校高二年级两个理科平行班为实验对象,讨论了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验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提高;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探究的积极程度、学习兴趣有显著性的差异;3.实验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增强,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4.实验班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改善,师生互动增加,情感交流更为和谐。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在西部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领会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这对提高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做到因材施教,探究式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中推行应结合学生原有能力水平与实际情况,做到循序渐进,在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