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实需要。”创建研究型大学有很多科学衡量指标,但作为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它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强大的教师阵容是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通过竞争获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创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开展研究型教学、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的“985工程”大学是代表国家冲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种子队,“985工程”大学建设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多年来,“985工程”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那么这些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究竟如何呢?本研究主要依据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公布的((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985工程”大学网站发布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试图从三个层面对“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分析:“985工程”大学专任教师规模、“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的结构、“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情况,其中“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生师比与师员比、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高端教师结构等几个方面,然后借助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理论、高校教师的成长理论以及激励理论分析了“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确立有利于高校教师发展的先进理念;适度扩大“985工程”大学专任教师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强化学术权力,提倡学术自由;协调教师个人发展与“985工程”大学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