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粹主义是明治20年代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潮之一,在日本近代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国粹主义是日本近代化由全盘西化走向民族化、本土化的一个历史拐点,同时它也是日本由谋求民族独立转而走向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这一过渡性阶段中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考察国粹主义的起因、发展、流变的全过程,考察国粹主义在各个阶段的思想理论特征,无疑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日本近代民族主义乃至日本近代史的发展。本文以客观的立场和视角,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对曾经在明治二十年代盛行一时的国粹主义思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剖析。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目的、先行研究的概况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做了介绍,并对论文中所使用的一些核心概念做了界定。正文由四章内容构成。第一章考察了国粹主义思潮形成的原因,政教社思想集团的形成过程以及国粹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二章对政教社成立初期国粹主义的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对外关系的思想主张做了分析和阐释,揭示了国粹主义的思想出发点和立足点。第三章考察了国粹主义的发展和流变,指出以《亚细亚》的创刊为标志,国粹主义的言论活动由偏重内政批判转向对亚洲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凸显出其思想中所内涵的“日本亚洲盟主论”和“侵亚主义”倾向。第四章考察了国粹主义的最后归宿,阐述了甲午战争以后,在日本国民大国化意识急剧膨胀、举国一致走向军国主义的氛围中,国粹主义退潮的时代必然性。通过上述对国粹主义的起因、发展和流变过程的考察分析,本文对国粹主义的性格特征归纳总结如下:第一,国粹主义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理论体系,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的指导原则,它所体现的是在明治时代这个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日本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思考,试图展现的是不同于明治政府的另外一种国家发展构想,是对明治政府近代化路线的修正。第二,国粹主义也是一股在野的政治势力。国粹主义者虽言“国粹保存”、“国粹彰显”,但他们的意图并不在于对“国粹”的甄别、筛选,他们所言的“国粹”指的是“国民性”和一个民族国家的“民族精神”、“国民精神”,强调的是国民精神的独立不羁。国粹主义在反对欧化主义的同时也反对明治政府的藩阀专制政治,强调国民的政治参与,主张优先发展生产,在民富、国富的基础上扩张军备,其言论活动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第三,国粹主义强调国权的伸张,主张对外强硬,一方面反对明治政府对欧美的屈从,另一方面积极鼓吹策划向亚洲的侵略扩张,是日本民间“征亚”、“侵亚”的急先锋。综合而言,国粹主义是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对内诉求方面,它常常处于明治政府的对立面,在思想理念上体现出其在野性和叛逆性,但是在对外意识尤其是在向亚洲侵略扩张方面,国粹主义的思想主张又与明治政府的“长远规划”有着完美的契合之处。国粹主义的思想理念有积极、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裹杂着腐朽反动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