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是一种经济、快速、非侵入性的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手段,临床常用于早期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等脑损伤高危儿的脑发育结局.目前使用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能有效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全身运动,它降低了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中评估者之间的主观误差,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广泛运用成为可能.然而,全身运动细化评分中单调性扭动运动(Poor repertoire general movements, PR GMs)的评分范围过宽,这可能使得其预测价值下降.为此,我们对扭动运动阶段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进一步分级,探究进一步分级后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能否提高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新生儿,在纠正月龄0-8周时对这些新生婴儿完成扭动运动阶段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将这些初次GMs细化评分结果属于单调性扭动运动的新生婴儿,按得分高低分为5个等级,最高分段标为正常GMs,其次为第4级PR GMs↑,第3级PR GMs,第2级PR GMs↓,第1级为最低分属于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Gramped-synchronized general movements, CS GMs).根据得分具体分段为: ①正常GMs:34-42分;②PR GMs↑:28-33分;③PR GMs:20-27分;④PR GMs ↓:13-19分;⑤CS GMs:5-12分.因为早期干预治疗能改善新生婴儿预后、影响自然进程的最终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影响进一步分级后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我们将随访过程中因为各种社会因素从未复诊,也从未进行相关干预的婴儿纳入研究对象.然后按照制定好的随访表在出院后对这些新生儿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他们是否可以达成相应年龄段所应该达成的发育里程碑,从而评估他们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社交能力. 结果: 1.完成电话随访情况:在纳入的全部167例新生儿中,电话随访过程中发现9 例新生儿已死亡,40例新生儿电话号码错误未能联系上,4例新生儿在其他医疗机构参加随访干预,5例受访新生儿家属拒绝参加随访调査,我们最终完成从未进行相关干预的有效随访数据共109例,其中男76例,女33例,随访时年龄27月-42月,中位数年龄为34月. 2.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在纠正月龄0-8周时完成扭动运动阶段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属于正常GMs的13例中,电话随访时发现粗大运动异常7.7%, 精细运动异常7.7%,社交能力异常7.7%;属于PR↑tGMs的15例婴幼儿中粗大运动异常6.7%,精细运动异常0%,社交能力异常0%;属于PRGMs的44例婴幼儿中粗大运动异常18.2%,精细运动异常13.6%,社交能力异常18.2%;属于PR↓GMs的32例婴幼儿粗大运动异常40.6%,精细运动异常37.5%,社交能力异常31.2%;属于CS GMs的5例婴幼儿粗大运动异常60.0%,精细运动异常40.0%,社交能力异常40.0%. 3.全身运动细化评分等级与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相关性:通过spearman 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出生早期(0-8周)检查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等级与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结局之间存在正相关.新生儿全身运动细化评分等级越高,粗大运动的发育越好(p<0.001,r=0.329),精细操作(p<0.001,r=0.334)及社交能力的发育也越好(p=0.002,r=0.292). 结论: 在GMs的扭动运动阶段,通过评估技术的细化和标准化,对扭动运动进行更细致的分级,出生早期GMs细化评分结果和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结局存在确切的相关性,新生儿的全身运动细化评分等级越高,预示着其在粗大运动、精细操作及社交能力方面的神经系统发育结局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