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巡视制度一直发挥着其独特且重要的作用,是古代监察制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历代统治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巡视制度逐渐完善和加强。明朝的巡按制度沿袭了汉唐的刺史巡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封建社会中最为完备的巡视制度,将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推向了顶峰。深入地研究明朝巡按制度,不仅可以完善古代巡视制度的发展脉络,而且为当前中央巡视组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巡视工作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使得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兼具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文试图对明朝巡按制度进行彻底梳理,首先介绍了明朝巡按制度的产生及发展状况。由于明朝历代皇帝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后期皇帝都有怠政的通病,因此,与整个明朝官僚体制的发展一样,巡按制度经历了初创、完善到最后废弛的过程。随着国家的发展,统治者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不断强化巡按权力,除监察权之外,巡按获得了部分行政权、人事权、司法权和军事权,最终凌驾于地方三司之上。然后本文运用历史视角,透过典型历史事件,考察巡按主要的巡视内容。巡按巡视的内容十分繁琐,包括考察官吏、举荐纠劾、照刷文卷、断理冤狱、审录罪囚、监军和稽查庶政等诸多方面。最后将巡按制度的发展状况与巡按巡视内容相结合,剖析这一制度的利与弊,分析巡按巡视活动对地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明朝统治者本想通过设置巡按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地方统治,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最终却未能如愿。本文通过对明朝巡按制度的研究,得到巡视工作的掌控之道——若想巡视工作取得成效,必须强化巡视工作的权威性,改进巡视方法,加强巡视成员的队伍建设,完善对巡视工作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