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到救亡的转变——以西安事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活动作为考察中心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事变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但是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和搜集,我们发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行为并没有得到当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认同,他们纷纷致电国民政府和张学良,强烈谴责张杨的行为是“叛国”,从另一个方面给张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客观上成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要因素。  知识分子对同一事件发表近乎一致性的看法在民国时期是极为少见的。而且通过对民国时期知识分子思想脉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知识分子群体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西安事变爆发前,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的不同派别在不同的时期对启蒙和救亡二者的关系有着明显的侧重点,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随着国难的日益加深,知识分子群体对应该先启蒙后救亡或是应该立即进行抗日战争的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分歧,但是在西安事变爆发以后,知识分子几乎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因此,西安事变作为知识分子从启蒙到救亡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在政治层面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本文从西安事变爆发后社会各界知识分子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公开声明和政治评论入手,重现当时知识分子对西安事变的真实反应,并试图阐述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以及西安事变爆发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从启蒙走向救亡的转折点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理解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并展现西安事变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近几年,商业银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在拓宽投资者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市场创新的产物,除了有银监会规范性文件予
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特别是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
钢结构的异常变形或局部损坏可通过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纵轴线的挠度曲线反映出来。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进行钢结构的变形监测是传统测量方式的变革 ,可实现半自动的实时监测。该文介绍了相应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配置的地域空间投影,是行政力量配置的基本前提和前决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行政区划制度对经济的束缚特别是行政层级设置
根据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 ,对GPSRTK系统的通讯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 ,提出了GPSRTK测量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给出了测区平均坡度与RTK测程有效率间的数学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