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事变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但是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和搜集,我们发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行为并没有得到当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认同,他们纷纷致电国民政府和张学良,强烈谴责张杨的行为是“叛国”,从另一个方面给张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客观上成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要因素。 知识分子对同一事件发表近乎一致性的看法在民国时期是极为少见的。而且通过对民国时期知识分子思想脉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知识分子群体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西安事变爆发前,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的不同派别在不同的时期对启蒙和救亡二者的关系有着明显的侧重点,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随着国难的日益加深,知识分子群体对应该先启蒙后救亡或是应该立即进行抗日战争的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分歧,但是在西安事变爆发以后,知识分子几乎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因此,西安事变作为知识分子从启蒙到救亡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在政治层面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本文从西安事变爆发后社会各界知识分子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公开声明和政治评论入手,重现当时知识分子对西安事变的真实反应,并试图阐述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以及西安事变爆发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从启蒙走向救亡的转折点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理解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并展现西安事变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