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定了反式白藜芦醇苷(醇)向顺式白藜芦醇苷(醇)的转化率方程分别为y=0.05x+19.137和y=0.2219x+3.7006。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条件为:流动相A为水,用磷酸调节pH值至2.4;流动相B为含20%(V:V)A的乙腈溶液。起始时用82%流动相A和18%流动相B平衡分离柱10min,然后用77%流动相A和23%流动相B保持5min,用75%流动相A和25%流动相B保持5min,用68%流动相A和32%流动相B保持10min,最后用100%流动相A保持5min。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06nm。样品采用10000r/min离心15min,再经0.45um膜过滤后,直接进样,进样量为20uL。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3.9%,回收率为95.50%~103.5%,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均较好。 2003、2004和2005年跟踪沙城、昌黎、蓟县和宁夏葡萄酒产区生产过程,取样检测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 1.白藜芦醇(总醇)含量在葡萄汁中很低,均在1mg/L以下,随着发酵的进行白藜芦醇(总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主发酵时达到峰值。而后随着发酵的继续又逐渐下降,发酵完成后白藜芦醇(总醇)含量维持某一水平。 2.三年各产地的酒中,即使同一产地同一葡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也不等,其中2005年份的葡萄酿造的酒中白藜芦醇(总醇)含量最高(13.41mg/L),这主要是因为各年份气候条件不同造成的。 3.2005年沙城基地三个发酵罐总醇分别为6.68mg/L、6.90mg/L、7.24mg/L,工厂发酵罐为6.00mg/L,基地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比工厂生产的酒要高。尽管葡萄均采用赤霞珠,但基地生产使用的葡萄质量优于工厂,因此酿造出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就高。 4.与赤霞珠相比,梅鹿辄酿造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高,如2005年宁夏芦花台梅鹿辄酿造的酒中白藜芦醇总醇含量达13.41mg/L,而赤霞珠为2.50mg/L,所以葡萄品种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有重要影响。 使用三种酵母、两种果胶酶和2004年赤霞珠葡萄所进行小规模发酵试验表明: 1.在添加果胶酶量相同的情况下,添加2号果胶酶(即1号果胶酶与β-葡聚糖酶的混合物)的发酵液中白藜芦醇含量要比添加1号果胶酶高,即β-葡聚糖酶可以增加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这是因为白藜芦醇可能以聚合态存在于葡萄酒中,β-葡聚糖酶的添加使得白藜芦醇单体释放出来。 2.在主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上升,苹果酸—乳酸发酵开始时略有上升而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