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发文件的一种官方形式,包含着国家的最新政策并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动宾排比结构作为有效传达信息和产生一定语言效果的句子类别,经常在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本文选用了2016-2019年《中国日报》网站中的中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源文本和相应的英译版作为目的语文本,旨在从句子层面和修辞层面研究动宾排比结构具有哪些功能,哪些翻译方法可以在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以及这些翻译方法如何影响动宾排比结构的翻译效果。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以功能对等原则为指导,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动宾排比结构的翻译进行探讨,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政府工作报告》中动宾排比结构有哪些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这些特点都产生了什么功能?2.哪些翻译方法可以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动宾排比结构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3.这些翻译方法如何影响《政府工作报告》中动宾排比结构的翻译效果?研究发现,从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的角度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动宾排比结构进行分析,动宾排比结构具有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为了在翻译中从信息功能角度实现功能对等,报告中主要使用了直译法和重组法。通过文章分析,直译法容易忽视句中隐含的逻辑关系,造成意义缺失。而重组法虽然能弥补这一不足,并且突出句子重点,但是却不能保持原句结构整齐的修辞特点。此外,为了使缺少主语的动宾排比结构语义完整,报告中还采用了补全主语以及转换为被动语态的方式进行处理。与转换为被动语态的方法相比,直接补全主语更能保持突出重点的特性。为了从美学功能的角度实现功能对等,报告中主要借助了英文排比结构以及重复来对句子进行处理。在实现美学功能时,排比更注重增强语势,而重复则能突出句子的情感色彩,而当重复不能保持句子整齐的特点时,可以合理地将排比和重复融合使用,以产生更好的修辞效果。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动宾排比结构的内容以及语言效果,使他们能够轻松地理解中国的国情和政策,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另一方面,他可以吸引更多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关注,从而丰富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内容及范围,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