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2帧内预测编码的CU划分快速算法及RDO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by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2(Audio Video Standard Ⅱ)的视频部分正式立项,标志着我国在视频编码领域的发展又进了一步。AVS2编码标准的编码压缩率比AVS1提高一倍,与国际上流行的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相当。AVS2标准将对我国高清、超高清数字电视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2016年3月15日,AVS2.0标准《高效音视频编码第1部分:视频》通过审查,将作为广电行业标准于近期发布。虽然AVS2编码标准已经接近最终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但是仍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对AVS2视频编码标准的帧内预测部分及其参考软件RD7.0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在四叉树递归结构的CU(Coding Unit,编码单元)划分和PU(PredictionUnit,预测单元)模式选择过程编码复杂度很高,是影响编码效率的主要原因。本文对CU划分算法和RDO过程做了重点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相关性的CU划分提前终止算法,根据待编码CU的周围已编码CU所选择的最佳CU尺寸和亮度像素的均方差的比较,对CU划分的尺寸选择作出提前判决,降低了编码复杂度,提高了编码效率。并且根据CU划分的提前决策,优化了RDO(Rate-Distortion Optimization,率失真优化)过程,针对CU的不同大小,动态改变拉格朗日因子,节省了码率,减小了传输所需带宽。本文在多个QP(Quantization Parameter,量化参数)下对不同视频序列做了实验和统计。本文提出的CU划分快速算法使编码时间减少20%左右,基于CU划分提前判决的RDO优化算法使编码比特率下降6%左右。最后,本文将CU划分快速算法和RDO优化算法结合,并在多个QP下对不同视频序列做了实验和统计。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结合后使编码时间平均减少22%左右,编码比特率平均下降5%左右。
其他文献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传输速率高、抗衰落能力强等优点,想要获得这些优点,就要对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于是无线信道特征的
在无线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互渗透,未来无疑将会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共存的异构网络时代。在泛在无线异构网络中移动流媒体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愈发迫切期望社会安全稳定以及和谐发展,进而产生了对于高品质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一方面在视频质量上追求着高质量的视频质量,要求视频向着高清晰度、高帧率方
在干扰受限环境中,共信道干扰影响小区用户尤其是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由于OSTBC的抗衰落、抗噪声的良好性能,OSTBC经常被用来改善系统性能。因此本文分析了干扰受限环境中
近年来,高清视频技术飞速发展且应用广泛。因此对海量数字视频对压缩、处理、传输、储存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视频所捕捉的场景包括前景和背景,将前景和背景分离能降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由于具有频谱效率高,抗多径衰落能力强,能够有效对抗符号间干扰等众多突出的优势,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受到广泛应用,并作
JPEG2000是联合图像专家组于2000年12月发布的新一代静止图像压缩标准。它具有超越JPEG的压缩性能,并拥有码流可随机获取等众多优良特性。目前此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但
任何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如何有效地消除和抑制噪声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噪声抑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被动噪声抑制和主动噪声抑制。被动式噪声抑制方法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功能全面、易于操作的图像、视频编辑软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于日常工作、生活、娱乐所不可缺少的数字图像、视频资源的简单编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的用户在不断的增加,这与频带资源匮乏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在不断地探索,终于OFDM自适应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愿望,它既有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