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概括的反映,并且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在社会交际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从词所含意义的多少和词与词之间意义上的关系来看,又可分为不同的词义类别,诸如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等。由于词义的形成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所以汉语反义词和蒙语反义词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各自的一些特点。对此,中蒙两国的语言学家都已经注意到了一点,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本论文企图在学习前辈语言学家和当代贤达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有关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反义词和蒙语反义词的各自特点作进一步梳理,尽力揭示彼此之间的异同,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全论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回顾汉语反义词和蒙语反义词的研究历程,概述中、蒙两国语言学界对于反义词的理解,以及前辈和当代贤达关于汉蒙反义词对比研究的状况;然后就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语料来源、论文结构等做出简要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为正文。第二章至第四章从语义类型、结构方式、语用特点三方面,对汉蒙反义词进行对比研究,在说明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彼此异同所在;第五、第六章从文化背景、认知心理两方面,对汉蒙反义词进行对比研究,在揭示各自特点之后指出彼此之间的异同。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描写性对比研究,第五、第六章为解释性研究;前者基本是在内部语言学的微观视野下进行,后者则是在外部语言学的宏观视域下展开。第七章为结语。说明汉蒙反义词对比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包括对汉语和蒙语研究的促进价值,对汉文化和蒙文化研究的补充价值,对汉蒙翻译实践的启发价值,以及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指导价值。最后,笔者反思本论文不足之处,并就今后如何深化研究说提出初步打算。